“引大济湟”工程是从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大通河引水,穿越大坂山引入湟水流域,以解决湟水流域水资源紧缺问题。该工程主要由“一总、两库、三干渠”组成,即:调水总干渠、石头峡水库、黑泉水库、北干渠一期、北干渠二期和西干渠,规划供水范围为湟水流域的西宁市和海东市。
“引大济湟”工程一边建设一边发挥效益,有力支撑了湟水流域沿线城镇工业、生活用水和农村人畜饮水的用水需求,为近年来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地区发展提供了可靠水源支撑和保障。以北干渠一期工程为例,该工程途经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和乐都区,由干渠、支渠、斗渠和沿线调蓄工程、田间配套工程组成的调水管渠网络,形成了30万亩的灌区,解决了1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近日,《“引黄济宁”工程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获得黄河水利委员会通过。”张世丰说。
青海省坚定实施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扎实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高度重视“兰西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出了大西宁地区一体化发展总布局,并遵照规划加紧实施引大济湟北干二期、西干渠工程,全力推进湟水南岸灌溉、东部城市群供水干管等项目前期工作。但是,从长远看,随着“兰西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地,大西宁地区构建“一芯双城、环状组团发展”的生态山水城市发展模式和布局,水资源保障面临重大挑战。因此,从水资源利用现状看,只有通过从黄河调水才能实现,加快建设“引黄济宁”工程意义重大,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