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信息

果洛:大黄“回家”第二年,奇迹出现了

2021-11-23 09:52:00 | 来源: 西海都市报

    唐古特大黄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它叶片硕大,根茎饱满,植株挺拔,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淤血的功效,是我国最早入药的植物之一。

    唐古特大黄曾广泛分布在青海与甘肃交界处的高山谷岭间,果洛藏族自治州是唐古特大黄的原产地之一。

    据果洛州的老人们回忆,在果洛州的玛沁、甘德、达日等县的牧场上,曾广泛分布着野生唐古特大黄资源,一株株高大的唐古特大黄,是草场丰茂的象征。

草原上的黑土滩

    黑土滩的成因复杂。

    果洛州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海说,全球气候变暖是形成黑土滩的原因之一。

    “气温升高2℃,就有可能让植物的染色体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植物大面积死亡。”凌文海说。

    果洛州林业和草原站站长、高级畜牧草原师贺有龙则认为,草原鼠害的泛滥,也是造成黑土滩的原因之一。

    虽然有关黑土滩的成因,学术界至今没有定论,可是黑土滩造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黑土滩首先会对牧民的生产造成影响,同时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形成新的沙尘源。”凌文海说。

    果洛州林业和草原局草原与湿地管理科提供的数据显示,果洛州共有草场1800余万亩,曾经黑土滩和鼠害最严重的时候,被黑土滩和中华鼢鼠侵蚀的草场达1130万亩。

    达日县莫坝乡曾经草原广阔,牛羊成群,可是上世纪90年代,草原上出现了大面积的黑土滩,世代生息在莫坝乡草原上的牧民群众,被迫搬迁。

    “黑土滩最严重的时候,达到了寸草不生的程度。”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局长崔宏伟说。

    果洛牧民将遍布黑土滩上的,包裹在泥土中的团状植物根系称之为“卧特”(音),意思是死亡了的土。

    让草原重新变绿,让牧草重返家园,果洛开始向黑土滩宣战。

向黑土滩宣战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们就开始尝试在黑土滩上种草。”凌文海说。

    冷地早熟禾是果洛人民首先在黑土滩上种植的草种之一。

    “种植的效果并不理想,我们发现单一的草种,保障不了草原上的生物多样性,牧草也很难成活。”凌文海说。

    后来,人们将至少4种草种混合种植到黑土滩,希望能让黑土滩重披绿装。

    “有关部门在草原上设置招鹰架,尝试利用生物灭鼠的方法,阻止草原的进一步退化。”贺有龙说。

    混种的草种终于在黑土滩上成活,扎下根后,相关部门对治理过的黑土滩实施了封育禁牧。

    可是没过多久,新的危机又出现了。

    “我们发现,两三年后,封育的草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曾经被黑土滩蹂躏的土地,面临着二次退化的危机。”崔宏伟说。

    果洛州的草场大多是盐碱草地和甸状草地,“一旦二次退化,会对土壤造成更深程度的破坏,再治理起来,难度要大很多。”凌文海说。

    人们想方设法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补种、施肥、牛羊踩踏……可是效果都不理想。

    随着人们对黑土滩治理经验的积累和草原植被研究的深入,科技人员发现曾经一度消失于人们视野的唐古特大黄,有可能是治理黑土滩的理想物种。

让唐古特大黄重返家园

    崔宏伟是土生土长的甘德人,他说在甘德县有一条大黄沟,曾经是野生唐古特大黄分布最广的地区之一,那里的牧草长势比没有大黄的草场要好许多,因为有了大黄,大黄沟还成为了麝类动物的栖息地。

    “唐古特大黄气味独特,能吸引不少蚊虫,这些蚊虫被麝类动物吸入香囊后,会刺激麝类动物的腺体分泌香料,同时与大黄伴生的植物,也是麝类动物喜食的优质草料。”崔宏伟说。

    牧民们对自然的观察,得到了科学印证,有研究显示,唐古特大黄粗壮的根系,有吸纳和保持水分的功效,这样的植物特性可以帮助禾本科牧草在草原上长久成活。

    让唐古特大黄回家,让唐古特大黄助力黑土滩治理,果洛人开始了又一轮探索。

黑土滩治理的新生力量

    青海众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首家将唐古特大黄用于果洛州黑土滩治理的企业。

科研人员在甘德县岗龙乡大黄种植基地取样(拍摄于2021年10月)。

    众磊公司在我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和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种植大黄多年,一直在探寻道地药材的种源地,在经过多年多方面的追寻研究后发现,果洛州就是唐古特大黄的故乡,便开始在果洛州种植大黄,研究大黄种植的方式、应用以及大黄悠久的文化渊源。

    2019年,众磊公司开始尝试在班玛县和甘德县种植大黄。“因为气候原因,我们将两三年的大黄苗种植在班玛县达卡乡和甘德县岗龙乡的黑土滩上,共计1080亩。”众磊公司总经理华海全说。

    密植的大黄虽然有可能让公司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可是对黑土滩治理的效果并不好。

    “大黄到了五六年才能采挖,因为根茎粗壮,很难保证不对土壤造成破坏。”贺有龙说。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众磊公司调整了唐古特大黄的种植密度。

    “植株间至少保持1.8米的距离,以保障大黄的根茎生长正常,避免采挖时对土壤的二次破坏。”华海全说。

    崔宏伟介绍,植株间相隔的距离,是有关部门到野生大黄的生长区域实地测量和反复实验的结果。

    “在种植的过程中,众磊公司采取了不同年龄的植株,交叉种植和及时补种的方法,以确保采挖时不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凌文海说。

    奇迹出现了。

    就在大黄种植的第二年,岗龙乡昔日的黑土滩上长出了茂密的牧草。

种植大黄后的禾草长势旺盛(拍摄于2021年10月)。

    “根据中科院西北生物研究所的测定,黑土滩的土壤中富含不同的微生物和植物种子,引种大黄后,这些沉睡的种子被渐次唤醒,成为了黑土滩治理的又一支劲旅。”华海全说。

    有趣的是,因为唐古特大黄能够锁定土壤中水分,与之伴生的草原植被长势格外茂盛,植株高度比其他地方高两到三倍。

    “高原鼠兔只生长在植被高度低于自身高度的草原上,因为唐古特大黄的加盟,草原上连鼠害也没有了。”凌文海说。

    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和青海大学的有关专家认为,大黄周边的植物均属于果洛州的原生物种,属于自然修复,二次退化的可能性较小。

    看到了唐古特大黄治理黑土滩的奇特功效,众磊公司又将另一种中草药山莨菪用在了黑土滩的种植中,果洛州的黑土滩治理开始了生态治理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大胆尝试。

唐古特大黄的多重效益

    大黄种在了黑土滩里,挖还是不挖是对治理人新的考验。

    “用采挖后的侧芽边挖边种,间行采挖、挖大种小等保护性采挖的方式正在尝试中。”凌文海说,果洛州是唐古特大黄的故乡,因昼夜温差大,药材质量好,市场需求量大,经济价值就可以体现。

    探究唐古特大黄回家的路,坎坷却又丰富。“国家一直在提倡中草药的原生地生产,果洛州将大黄用于黑土滩治理中,是对唐古特植物特性的有效保护,也是对唐古特这一物种种质基因的有效保护。”唐古特大黄的经济价值还有更多的体现。

    “唐古特大黄除了根茎能入药外,其硕大的叶子也能成为牛羊的饲料。”华海全说。

果洛州种植的大黄根系发达,有很好的固土作用。

    这样的功效,山莨菪也同样具备。

    “山莨菪的叶片经霜打后,其中有毒的物质就会分解消失,成为牛羊催膘育肥的好饲料,在果洛州一直流传着‘马吃瓜蒌,人吃参,老牛要吃樟柳根’的说法,樟柳根就是山莨菪,最适合老牛食用,可见山莨菪对牲畜的滋补疗效。”凌文海说。

    目前,众磊公司在每0.06公顷(一亩)黑土地上种植有800株左右的唐古特大黄,每年秋冬之交,0.06公顷地会产生200斤左右的秸秆作为饲草料。

    “在果洛流行着牛羊‘秋肥、冬瘦、春死、夏壮’的说法,这是果洛州高寒的气候造成的,每年秋天,果洛牛羊的膘情最好,一到冬天,因为饲料匮乏,牛羊的减膘能达到27%至30%,体弱的牛羊自然挨不过多雪的春天,所以冬春两季,为牛羊补充颗粒饲料必不可少。”崔宏伟说。

    目前,果洛州的牛羊补充饲料大部分靠外运,运输成本占了补充饲料购置价格的20%。

    “如果实现就地生产补充饲料,至少运输成本就节省了。”崔宏伟说。

    大黄籽还是制作药枕的绝佳材料,大黄药枕的制作和使用在果洛州有着悠久的传统,目前众磊公司正在着手大黄籽药枕的开发。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黄种植也是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崔宏伟说。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093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