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青海,突破“四项技术”升级能源发展——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系列综述之四

2021-11-26 10:03:19 | 来源: 青海日报

国际领先的850兆瓦水光互补光伏电站。资料图片

    冬季的青海,白雪皑皑,天高云淡,群山巍峨。

    沿着昆仑山脉向东,一排排风力发电机组,绵延开来,远处的牦牛点点洒落……这是青海资源能源与生态发展的和谐画卷。

    生态美、能源绿、乡风纯……今天的青海将能源产业与生态环境、百姓生产生活相结合,在“能源转型”的风口下,探寻了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

    然而,这一切离不开创新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撑。青海通过突破“四项技术”为能源技术和装备制造升级创造了条件,为能源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创造了机会,也为全国能源产业转型升级按下了“快进键”。

    技术一:突破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塔拉滩有着规划占地609平方公里的生态光伏园,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虽然这里被誉为是太阳能资源的“聚宝盆”,但是一个个光伏面板也有无法避免的“缺陷”。“间歇性、波动性和随机性较大是客观存在的问题。”黄河公司光伏维检公司共和产业园项目部副经理吴世鹏介绍说。

    为此,国家电力投资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了水光互补协调运行控制系统,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85万千瓦光伏电站作为“虚拟水电机组”,接入龙羊峡水电站,通过水轮机组的快速调节,将原本光伏间歇、波动、随机的、功率不稳定的锯齿型光伏电源,调整为均衡、优质、安全,更加友好的平滑稳定电源。至此,输送线路年利用小时由原来的4621小时提高到5019小时,提高了22.4%,并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安全并网问题。

    据业内专家论证,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推动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技术的发展,为后续联合开展大规模水、光、风黄河流域联合协调控制技术及智能调度系统应用奠定了基础。

    今天,青海不仅在技术上取得突破,更打造了水光互补的“样本”。“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水光互补技术对水电站调节库容的要求不高,具有一定调节库容的水电站均可配置。相应容量的光伏电站与之互补调节,水光互补技术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平介绍说。

    技术二:开创塔式光热发电技术

    冬日,身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市郊,宽广的戈壁滩上分布着一片片银光闪闪的“反光镜”,远远望去犹如夏日海洋上的波光点点。

    不要小看这“反光镜”,他们可是戈壁滩中的“绿洲”。因为它们所处的这个超级工程正是我国首个大型光热示范电站——中广核德令哈50兆瓦槽式光热示范项目。这里的年发电量可达两亿千瓦时,与同等规模的火电厂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等气体排放14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280公顷。

    “光热发电站占地2.46平方公里,相当于360多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采用了槽式导热油集热技术路线,由太阳岛、热传及蒸汽发生系统、储热岛、发电岛四大部分组成。同时,电站全部采用槽式导热油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实现24小时连续稳定发电,填补了我国大规模槽式光热发电技术的空白。”中广核新能源德令哈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高勇介绍说。

    不仅如此,这里还是一座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里程碑。作为国内首个光热发电项目,为后来者在设备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等方面提供经验,为更安全、经济地建设大规模光热电站,发展清洁能源奠定了基础。

    技术三:打造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能源革命不断纵向延伸,光伏电站的开发速度迈上了新台阶,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相关技术研究与之相较落后。

    据国家电投光伏产业创新中心副总经理庞秀岚介绍:“对于快速发展的新型设备和材料,都是采用实验室分析评估,缺乏户外实证测试分析手段和方法。同时,太阳能光伏电站关键设备在线运行检测、测量所需的仪器、方法、精度等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对于已建成大型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性能评估方法、测量设备精度、设备布置方案等均不成熟,数据对比分析、实际运行性能评估方法单一,无法对已建成光伏电站进行有效评估。”

    为此,面对光伏行业发展的技术问题及光伏产业发展的需要,黄河公司经过反复调研论证,最终在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建成了全球品种最全、方案最多、样本分析最权威的光伏发电户外检测实证平台——百兆瓦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让148种光伏主流技术及产品同台对比,总装机143兆瓦。

    “实证基地为全球光伏行业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研发、规范编制、投资效益分析等提供实测数据,为最终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提供技术支撑。”黄河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小平说。

    技术四:打造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

    今天的青海“风光无限”,在源源不断生产清洁能源之时,青海也在为全国光伏产业做着装备支撑。

    5月30日,黄河公司“青海产”中国首条量产规模IBC电池及组件生产平均效率突破24%,单片电池功率提高约10%,组件功率从390瓦提升到425瓦。

    至此,“青海产”高效光伏电池和组件领域达到国内最高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而这项技术来自黄河公司,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量产P型PERC、N型TOPCon和N型IBC三种高效电池的公司。

    据太阳能电力分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董鹏介绍:“IBC电池是可量产的高效晶体硅电池技术方向之一,素有光伏‘转换效率之王’的赞誉。黄河公司通过研究,目前IBC电池量产转换效率达到24.02,不仅降低了系统度电成本,相比国外IBC电池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优势,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目前,涵盖行业主流组件产品、掌握先进封装技术的黄河公司,正代表青海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我国光伏产业蓬勃发展。(记者 芈峤)

[责任编辑: 卡娅梅朵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