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走出青海特色文旅蝶变发展之路

2021-11-29 10:53:27 | 来源: 青海日报

    红色旅游厚植家国情怀,生态游、乡村游、自驾游持续火爆,青海明长城出镜央视直播,西宁上榜“全国十大最受自驾人群喜爱的目的地”……

    “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国庆假期,青海大地勾勒出一幅幅欢乐祥和、富足兴旺的美好画面。无论是回家团圆还是拥抱“诗和远方”,无论是感受传统文化还是新兴经济魅力,在保证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前提下,活力四射的假日经济背后,尽展“大美青海”的生机与活力。

    大自然的馈赠造就了雄奇壮丽的青海风光,光辉灿烂的历史铸就了辉煌的高原文明,也为青海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丰厚资源。自2018年11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挂牌以来,“诗与远方”实现最美邂逅。

    在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实践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准确把握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律,认真分析全省文旅发展优势、发展特色和自身差距,始终坚持对上负责、对下指导、对内融合、对外协同,让理念变成一项项实实在在的行动;进一步明特色、强优势、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增效能,让更多文化资源、文化产品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旅游消费氛围,以文旅融合打造独具青海特色的“诗和远方”,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色的文旅蝶变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让文旅品牌有“增值”

    2020年初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我省文旅行业也遭遇“寒冬”。那么,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绿色、生态是青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底色和本色,创新、开放是青海文化旅游发展的动力和支撑。青海文化旅游将进一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决扛起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政治责任,不断彰显‘三个最大’省情魅力,把潜在的生态价值有效转化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让绿水青山出‘颜值’,金山银山有‘价值’,文旅品牌可‘增值’!”

    2020年9月5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论坛上,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宁的主旨演讲给出了答案。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在青考察时,赋予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为青海文化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我省扎实开展生态旅游资源普查,全面分析发展现状和短板弱项,研究提出发展思路,先后编制《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青海省生态旅游示范省创建方案与导则》,大力发展高原极地旅游,谋划了一批既有生态体验又有文化感受的精品项目,打造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区域生态旅游大环线。加快开发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区等重要生态保护地的生态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生态风景廊道,推出三江源溯源之旅、雪山探秘之旅、国家公园生态体验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

    举办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高峰论坛、专题研讨会、专家咨询会、文旅产业发展联盟座谈会,加快发展生态旅游、研学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低空旅游、自驾旅游,建设主导产业优、文化韵味浓、市场口碑好、引领带动强的特色生态文旅示范区(点),构建共建共融共享的生态文旅发展新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全新的、生态的、高质量的青海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途开辟新境界。

    前不久,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印发《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正确处理发展生态旅游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以生态塑造旅游品质、以旅游彰显生态价值,促进国内国际旅游双循环,以文化赋能,打造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产品体系丰富、服务水平优质、管理运营科学、带动效益明显的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以六大重点行动、28项具体措施,部省合作共同打造青海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青海国际生态旅游品牌享誉全国、走向世界,并实现生态旅游强省目标。

    春风得意马蹄疾。

    乘着“十四五”发展的东风,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高位推动下,省文化和旅游厅将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动能”,讲好青海故事,传播青海声音,展示青海形象,持续扩大“大美青海 生态旅游”影响力,以高质量文化旅游供给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我们共同期待。

    文旅融合 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在今年9月23日至27日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青海文旅融合发展最新成果在沉浸式体验中“圈粉”无数——虫草、藏红花、枸杞等特色旅游商品热销,掐丝唐卡销售一空;西宁市博物馆与西宁城隍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开发的枸杞(沙棘)唇膏,省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的文具文创产品,阿木河打造的“吐宝兽”IP系列产品,土族盘绣的小包、藏香等特色产品,使民俗文化更具生活色彩……展会期间,我省参展企业累计销售额146万元,订货320万元,与2019年相比分别提高16%和13%。

    深圳文博会记录着青海文化旅游企业辛勤耕耘的成绩,刻画着青海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轨迹,见证着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积蓄势能。

    “十三五”期间,我省接待游客1.9亿人次,旅游收入2100亿元,旅游人次和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2021年上半年,接待游客1740.4万人次、同比增长68.8%,旅游收入153.5亿元、同比增长109%,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疫前同期水平的86.4%和75%,高于国家平均恢复水平。入青自驾车辆超过200万辆,同比增长89.9%。

    这是一张亮眼的成绩单。

    青海文化和旅游事业发展积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更加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主动谋划推进重大工程项目。认真研究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梳理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创建工程、文旅产业融合工程、宣传推广与人才培育工程等6大项363个项目,总投资约874亿元。认真编制《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青海省专项规划》《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青海省专项规划》等专项规划。

    3年来,我省文化旅游产业不断谋求高质量发展路径,质量效益持续提升,融合创新成效涌现。

    ——出台政策30余项,累计实施文化旅游及涉旅项目1400余个,累计完成投资726亿元。先后与10余家省内金融机构、20余家国内优秀企业和院校签订框架合作协议,与援青及深圳等11个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门签订合作协议,与海东、黄南、海南等市州签订厅地共建协议,推进涉藏工作重点省和新疆的区域合作,打造青川、青甘、青藏、青疆等文化旅游线。

    ——文艺精品创作和展示展演展播成果显著。建立健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文艺作品展示展演展播机制,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黄河文化、抗击疫情等主题,先后创作推出大型生态舞剧《大河之源》、民族舞剧《唐卡》、现代京剧《生如夏花》、青海地方剧《绣河湟》等20台优秀剧目、180余个优秀现实题材作品,10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5部剧目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全省国有文艺院团演出3956场,观众人数近千万人次。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全省52个图书馆、55个文化馆线上线下服务惠及1200万人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447座,累计完成1879座,百度电子地图标注780座;修订出台《青海省旅游厕所管理办法》。成功创建西宁、互助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组建100支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为500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配备管理员。举办重点群众文化活动1.8万余场,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1800余万。

    ——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藏族文化(玉树)、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海西德都蒙古族、互助土族、循化撒拉族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传承体系更加完善,区域性整体保护更加有效,成为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增长极。出台《“青绣”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实施青绣“八个一”工程,30万绣娘用老手艺绣出了新生活。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全域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度假休闲旅游,不断丰富研学旅游、冰雪旅游等新业态,策划梳理近200条精品旅游线路,其中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7条线路入选黄河文化旅游带精品线路。

    ——组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联盟,成立省级旅行社、导游、文创、非遗保护、刺绣行业等行业协会,出台文化和旅游领域信用承诺信用修复机制实施方案,全力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

    ——举办青海文化旅游节、冬春季旅游、黄河民歌集等系列活动2000余项,全力参与外交部青海全球推介和世园会“青海日”等活动,在50余个国家和地区线上线下推介青海文化旅游资源。

    ——建成省级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构建旅游大数据、产业运行监测、文旅行业管理、景区客流监测等4类分析系统,形成文旅资源统计、文旅数据统计、文博数据统计、文旅产业扶贫、旅游景区运营、自驾旅游路线、公众评价分析等8项数据功能,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信息化发展典型案例”。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文旅发展。先后开展文旅人游青海、青海人游青海、诚邀全国人民游青海、“黄河•河湟文化”惠民消费季、全国文旅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景区创新发展论坛、文旅企业家建言献策座谈会等活动,多措并举推进文旅消费。

    打造博物馆文化制高点

    把时钟拨回到2019年2月28日,许多人依然记忆犹新——

    上午10时,由北京市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青海省文物局承办,首都博物馆与青海省博物馆承办的《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文物展,在首都博物馆与公众正式见面。参展的442件文物精品,均是见证千年丝路历史的“活化石”,向全国观众和首都人民呈现了一场充分展现青海厚重历史文化、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鲜明地域风格的历史文物展览盛宴。

    时间回到现在。

    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及省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青海省博物馆顺应文旅融合战略,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努力提升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精心组织策划了以《青海历史文物展》为主、《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青海考古成果展》《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为辅的“1+3”主题展,在11月24日这一天开馆试运行。其中,2018血渭一号墓考古出土文物首次展出。

    文物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明。

    秉承“千水之源、万山之宗,多元共生、人文河湟、大美青海”的办展理念,省博物馆“1+3”主题展在充分挖掘自身馆藏资源及文物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整合青海博物馆联盟文物资源,全景式展示青海从史前文明到近代百年的发展历程。展览展陈面积增加至9450平方米,上展文物1331件(套)/2405件,其中一级文物191件、珍贵文物248件(套),为青海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提供了实物佐证,也为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建3周年送上了一份“厚礼”。

    “青海历史文物展”客观再现古代青海境内的羌中道、吐谷浑道、唐蕃古道、青唐道、茶马古道的交通功能与历史风采,呈现青海独特人文风貌与生态景观,全方位展示青海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青海考古成果展”将青海考古历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典型遗址进行集中展示,辅以古道调查、文物保护等内容,全方位、多角度呈现青海考古的丰硕成果;

    “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展”依托国务院公布的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政府公布的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展出190套(640件)展品,辅以青海古建风情、地区代表性自然风景等;

    “百年青海革命文物目录展”献礼建党百年华诞,依托我省公布的第一批革命文物名录,梳理全省红色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利用我省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红色遗址、革命历史纪念场所等红色资源,深入挖掘红色文化精神谱系。

    省博物馆还以数字展厅助力文旅深度融合,利用三维建模、AR增强现实技术、动画场景还原等形式,打造沉浸式5G全息体验区和历史传送门体验区,充分满足观众想看却无法亲临现场参观的现实需求,不仅做到保护和延续以文物资源为载体的城市文脉,更能凸显数字技术服务于文旅融合发展。

    新理念的注入、新模式的引进,正在让文化自信越来越成为直抵人心的存在。

    3年来,我省文物保护利用水平稳步提升。扎实开展考古项目申报,实施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项目30余项。加强大遗址保护,首个国家级热水墓群考古和文物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和明长城保护管理工作积极推进。加强革命旧址和文物保护,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黄南囊拉千户院保护利用工作扎实开展。青海藏医药文化博物馆、湟中县博物馆分别被评为国家一级、二级博物馆。《唐蕃古道——七省区精品文物联展》被国家文物局评为重点展览项目。《多元华彩•融合创新——青海民族民间艺术展》入选2020年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热水墓群、喇家遗址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2018血渭一号、乌兰县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分别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成果。“山宗•水源•路之冲——‘一带一路’中的青海”“江河源人类史前文明展”双获“第十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优胜奖,在我省文物史上尚属首次。

    3年来,全省41个博物馆线上线下参观2600万人次,精品文物展参观人数超241万人次,网络点击量4400余万,话题指数2300余万。博物馆日渐成为年轻人的网红打卡地。

[责任编辑: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1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