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信息

恰曲纳村的新变化

2021-12-08 18:21:12 | 来源: 青海日报

    近年来,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加快迈向小康的步伐,决定以提高村镇牧民群众生活质量及产业发展能力为重点,优先打造一批美丽村镇,江千乡恰曲纳村就是其中之一。至此,这个坐落在海拔4000多米的藏族村落,一天天变化很大,渐渐有了“小康示范村”的模样。

  走进恰曲纳村,发现干部群众都喊它“小康示范村”,看来真是名副其实!

  论地利,恰曲纳村发展其实没有明显优势。从甘德县县城出发,沿着草原上蜿蜒的公路,一小时三十分钟车程才能抵达恰曲纳村。这里并非交通枢纽,也非旅游胜地。它只是个坐落在山坳里的藏族自然村落。

  论人气,村民在贴上“小康示范村”的标签之前,除了当地人知道这个由352户牧民组成的村落外,外人几乎不知道它的存在。天南地北的人只是从它面前匆匆而过,有心者看一眼路牌才知道它叫恰曲纳村,但也会随着路途的遥远而随之丢于脑后。

  论资源,寻觅再三看到、听到的都是高原上很普遍的牦牛,就连被誉为“黄金”的虫草,在这里也只是偶尔碰到几根,根本当不起“资源丰富”这个名号。

  村里如何发展奔小康?这个问题已经随着这里的游牧生活,困扰了恰曲纳村千百年。

  “我们就是要在看似最不可能的地方,去打造全县的‘小康示范村’。”说这话的是甘德县江千乡乡长谢热扎西,在他的团队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直在发酵:“脱贫路上我们没有掉队,奔向小康的路上我们也绝不会落下!”

  “我们以前住的房子,条件好的是彩钢房,条件差的还是土房,没有厕所没有上下水……”这是五六年前恰曲纳村的景况,把时间跨度拉长到几十年,村里唯一的变化就是出现了彩钢房,索纳吉至今难忘:以前村里没有硬化路、路灯、文化广场,房子也是在草滩上随意建,上厕所也是就地解决,除了有房子住以外,其他所有的硬件设施几乎为零……

  在村子西南边有一排新建的独门独户的别院,索纳吉家的旧址就在这片地方。和村里其他1050个村民一样,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世代生活的村子,如今改头换面后能变得如此“洋气”。

  2019年,恰曲纳村开始蜕变。根据恰曲纳村村民生活习惯和未来生活需求,房屋被分为了“整治提升”和“新建控制”两类,他们开始施工建设。索纳吉的家属于是“新建控制”类,在提高建筑设计标准的同时,建筑体现了藏式民居的风格,做到水、电、暖齐全,并给每个庭院赋予了不同的功能与特色,体现了“一院一品”建筑特色。

  望着即将入住的新居,索纳吉不再羡慕大城市的居住条件:“大城市的人有的我们也有了。”不羡慕的背后,不只是住房条件的飞跃,日处理垃圾2吨的低温热解设备,将彻底解决生活垃圾无处去的问题;总长3.4公里的村内道路,实现了标准化建设,解决了村庄内道路体系不完整,道路宽度不足,缺乏公共停车位等问题;仅百盏太阳能路灯,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光能,让村民们告别了抹黑夜行的历史;适应零下十多摄氏度零上六十摄氏度的监控探头,遍布在整个村子的各个路口,24小时监控保护着村民的生活生产安全。

  “还有啥变化?”这个反问句,出自年轻的驻村干部向曲之口。一个破旧不堪的村落,蜕变为一个拥有卫生室、幼儿就学等功能、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等设施齐全的高标准现代化村落,也是对村民走向小康生活的一种肯定。

  硬件实施的改善,只是恰曲纳这个小康示范村“小康”的一角。已经在村党支部书记位置上干了6年的格保说:“变化最大的还是人的思想观念。”2018年之前,恰曲纳村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只有8人,到2020年8月,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了300多人,占全村青年人口的90%。

  这对恰曲纳这个传统的藏族村落来说是一次思想上的“革命”。格保说,一直以来村里就有看不起打工的思想,打工在村里人眼里就等同于要饭,绝大多数人宁可受穷也会坚守放牧为生的传统,年青一代有“有钱花没钱算了”的思想。

  “6年前,我刚任村支书时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到1000元,而现在已经增长到了4500元,最多的一家人达到了10000多元。”怕记者不信,格保带着记者在全村转了一圈,光沿途看见的86户人家,79户门口停着私家车,他说,“车的价格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不等,但都能说明通过思想转变,靠着勤劳的双手都改善了自家的生活条件!”

  2019年,恰曲纳村通过发展加油站、饲草基地、野蘑菇加工厂,以及购置商铺、发展餐饮业等做大做强村集体产业,村集体经济从零实现了年收入30多万元的突破。“这笔钱除了支持村子的建设发展外,我们还打算拿出一部分奖励大中专学生。”格保说,不能让村里的下一代光以打工为荣,而是要让他们用知识去创造更美好的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44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