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信息

84岁藏族牧民加保:奋斗的人生值得回味

2021-12-17 15:04:05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藏族老人加保,1937年生于阿尼玛卿雪山脚下,已是耄耋之年,却有着同龄人少有的记忆力,很多过往,他能具体到年月日。

    这归功于52年的会计工作经历,只参加了8天培训,后自学成才,用整洁的藏文和清晰的账目,记录下藏族小村落发展点滴。

    通往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雪山乡达阴柯河村道路崎岖不平。几经辗转,一座依山而建的藏式平房映入眼帘。

    走进屋内,迎面悬挂的党旗格外醒目,老人因腿脚不便,已卧床三四年。2012年退休后,轮流到六个儿女家居住,每到一处,都让孩子们在最醒目的位置悬挂党旗,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装着1992年至2017年间藏语版《中国共产党章程》。

    冬日暖阳照射下,加保老人愈发显得慈祥。戴上老花镜,轻轻地摩挲着党章红色的封皮,往事话匣也被打开。

    “那时村里缺专业会计,但工作必须有人干。”加保主动提出担任,他给自己定下目标——自学专业知识、学写字、学普通话。

    “平时就跟着汉族学,虽不标准,但坚持用普通话交流。”加保说,开始只能潦草地写出几个字。

    几年学习下来,加保不仅能用普通话交流,会计知识的书堆了一摞,而且能书写出一手漂亮的藏文。

    上世纪70年代,离县城80多公里的雪山乡是玛沁县唯一不通公路的地方,只有一条羊肠小道通往县城。

    “1975年,时任雪山乡党委书记陶振华的带领下,我加入了‘修路大军’,大家都是自发参与,没有资金支持,考虑到路通了,以后的生活就好了,参与性很高。”加保说,牧民们捐出自家牛羊、酥油等,用作支付“工资”。

    平均海拔3800米的高原修路,需要“翻”雪山、“挡”河流、“凿”峡谷。加保拉过木料、砸过炮眼、修过桥,还参与过牛羊圈和房屋的修建……

    “河水冰冷湍急,架桥难度大,年轻力壮的小伙喝上一口酒,跳进河里手挽手挡住激流。”加保回忆,不管啥活,大家都抢着干。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一条长57公里,宽3米左右的土路建成,雪山乡不通公路的历史彻底结束。

    依托这条自建公路,雪山乡实现了果洛州五个第一:第一个自力更生修公路;第一个建水电站;第一个盖牧民定居房;第一个办乡镇企业;第一个建养鹿场。

    “我这一生都是在党的培养关心教育下成长,无论是工作上、还是思想上都在不断提高,对党有着特殊的感情。”加保说,只有不断奋斗的人生,才值得去回味。

    一本本党章、一张张荣誉证书……整理的井井有条。到今天,虽然已年事已高,但加保依旧参加党员大会等活动,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173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