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湟中银铜器及鎏金技艺,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拥有300多年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匠人使用敲、錾等技巧,通过浮雕、平雕、掐丝等表现手法,加以独特技艺——鎏金,一锤一錾敲打出湟中银铜器“交响乐”。图为国家级“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非遗传承人何满在錾刻银器。
15岁那年,何满当起了学徒,帮父亲制作银器。“年少时,我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为当地牧民做藏服上的银饰。那时大家都不富裕,为学手艺,吃了不少苦。”何满说。图为何满正在绘制手稿。
21岁,何满与妻子结婚。彼时,当地政府组织手艺人修缮塔尔寺大经堂,何满与父亲参与其中。“修缮大经堂,父亲的工资是一天7块钱,我是一天2块钱。之后几年,生活慢慢有了改善,挣了钱,买了房子。”何满说。图为何满正在化银。
1994年,何满开起了属于自己的小店,主要经营银铜器和首饰制作等业务。他先后带了十几个徒弟,但留下来的并不多。“这个行当现在不好做,我是家族里少数坚持下来的。”何满说。图为何满正在挑选工具。
小巧、精致、高大、复杂……各式各样的银铜器从何满手中“走”向市场,备受青睐。图为何满正在打磨银器。
2009年,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工艺项目成功入选第三批青海省省级非遗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同时,何满成为省级非遗传承人。“大家给我起了个外号,叫‘银匠娃’。”何满打趣说。图为何满向记者展示他的手稿。
2012年,何满被评为国家级“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非遗传承人。自此,更多人知道了这个被称为“银匠娃”的非遗传承人。多年来,何满多次前往国外进行经验交流、学习培训,他还受邀在清华大学开展讲座。图为何满近年来参加活动的证件。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何满说,很多作品创意都来源于生活。“以前,为一个作品,我会跑到塔尔寺去观察建筑样式,凭着想象力画出来,如果画着画着忘记了,我就再跑一趟,直到烂熟于心。”图为何满以塔尔寺里的菩提树为灵感制作的吊坠。
近些年来,何满的银铜器作品先后参加过意大利米兰世博展、日本东京艺术大学“薪技艺”展等展会,部分作品还被国家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馆等单位收藏。图为何满的作品。
何满介绍,湟中银铜器品种繁多,涵盖了茶壶、茶盖碗等日用器皿,耳环、项链、手镯等各种佩饰,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和很高的审美价值。图为何满制作的藏族服饰上的装饰品。
形薄、光亮、轻柔、质纯,造型逼真、工艺精湛、光泽炫目的湟中银铜器,在匠人们的敲敲打打中完成。图为何满收藏的设计手稿。
湟中银铜器是河湟地区多民族、多元文化融合的象征,精美绝伦的银铜器和流光溢彩的鎏金技艺形成了独特气质。图为何满制作的铜壶。
何满想把手艺传给更多人。除徒弟外,他的儿女对这门技艺也十分感兴趣。“儿女们都有工作,但他们会在空闲时当学徒,手艺不能丢,这是我们的根。”何满说。图为何满制作的银器——青海土火锅。(图片:马洪婷 文字:鱼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