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信息

才让:用心用情做好非遗保护传承

2021-12-27 15:10:48 | 来源: 青海文旅

    才让。男,藏族,1964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才让同志长期工作在基层,坚持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出色”为具体要求。从思想上、作风上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群众路线,在工作上,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兢兢业业,一个人承担多人的工作量,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以很强的事业心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出色的完成了党赋予的各项光荣任务,为群文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

    作为党支部书记,才让多次组织带领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对贫困群众进行教育引导,树立主动发展意识,加强文化技能培训,举办“提升传统技艺助力乡村振兴,村级妇女传统手工艺培训”, 70名妇女学员参加技艺培训包括刺绣、毛毡技艺和牦牛绒产品制作等,结合理论讲解、现场实践、作品分析等多种形式,让学员了解了刺绣和毛毡技艺的基本技艺理论,以实践的形式从基本的绘图、刺绣针法、款式设计及毛毡的“洗、擀、卷、戳、刺”等制作。为乡村牧民提供了学习技能的机会,并搭建了果洛传统技艺工艺展示平台,充分发挥了文化产业扶贫带动的优势,拓宽了农牧民销售渠道。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以不断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编排创新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形式新颖、内容丰富、主题向上的宣传文艺节目入基层、社区、军营、学校、寺院、敬老院等形式开展了一系列的文艺宣讲巡演活动。组织民间文艺团体参加省、市展览、文艺调演、群文干部业务技能比赛等,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尤其是十九大精神文艺宣传、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巡演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系列活动中,发挥文化馆自身特点,结合主题创编小品、藏语说唱、经典红歌等形式多样的文艺节目,宣传党的十九大和“两讲五促”百日巡演活动,演出共计140余场次。克服困难、因地制宜,历年举办美术、书法、手工艺品等展览,在节假日、大型庆典活动中,举办篝火、花灯展、文艺晚会、民歌、弹唱、谚语、拉伊等赛事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并且宣传了党的政策。共荣获国家级、省级、州级40余奖项,受到了各族群众的好评和各级领导的肯定。

    格萨尔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杰出代表,以此为主线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散布在果洛的山山水水之间,根植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中。为抢救和挖掘果洛州宝贵的文化遗产,打造《格萨尔》文化品牌,多年来,普查《格萨尔》文化和搜集民间文化遗产,走遍了果洛的每个角落,走访牧民群众、拍摄了大量的录像资料和照片,收集整理全州格萨尔手抄部本60余部,录制了大量的录音带,获得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掌握了民间艺人及传承人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整理和编辑工作,并对民间艺人建立了档案。争取多方资金及专项资金整理出版非遗及相关格萨尔书籍、画册50余部、光盘10余张。在全州六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初步认定州、县两级名录,在果洛境内非物质文化资源及其丰富,其中有:格萨尔文化、各种神话、史诗、舞蹈、藏戏、说唱、绘画、雕刻、石刻、服饰等艺术和各种传统手工技艺及各种礼仪,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指引下,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档和申报工作,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保护、传承和管理工作,挖掘主要传承人168人,实地录像236小时,摄影1240张,建立格萨尔传习所26所,开发国家级非遗项目“德昂洒智”藏文书法软件,得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广。经过多年努力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项,分别为“青海马背藏戏”“德昂洒智”“班玛碉楼营造技艺”“阿尼玛卿雪山的传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达4项,分别为“年保玉则神话传说”“森姜珠姆的传说”“玛域格萨尔书传史诗”“格萨尔赛马称王的传说”“拉加藏靴”。每年举办非遗培训班、以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非遗处和非遗保护中心搭建的非遗展演平台,组织传承人外出交流、开阔眼界、拓展思路,得到了很大提升,为全州非遗保护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2016年12月被评为全省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0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