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我为群众办实事】脚沾泥土 心系村民 胡小朋的“创新工作室”

2022-01-12 09:50:36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1月11日电(鱼昊)“虽然我已经退休,但只要是农事方面的,我就想帮农户指导技术,让田间地头的蔬菜长势喜人。”话音刚落,胡小朋背着包踏上了下乡之路。

胡小朋(左)在西宁市大通县朔北乡马场村,为农户指导中药材科学种植技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退休前,胡小朋任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员、科技特派员。自1980年参加工作以来,他长期奋战在农业科技与推广工作第一线,40年来为青海省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农业生产水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和农民收入增长作出积极贡献,是大家公认的农业技术带头人。今年62岁的胡小朋,依然奔波在省内多地,为村民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说起这个“农业专家”,西宁市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村村民何进忠对胡小朋竖起了大拇指。“一开始尝试种植蔬菜的时候,我们都是‘三不懂’:不懂什么品种好、不懂施什么肥好,不懂什么时候种植效益高。看着大面积的黄瓜还没结果瓜秧就枯萎了,我们一个个满面愁容。”何进忠说,市上派胡小朋指导村民种菜,帮大家解决面临的问题。

  面对农户们的难题,胡小朋暗下决心,一定要让黄瓜“长寿”。为此,他天天“泡”在地里,举办田间培训班集中指导,挨家挨户逐个“问诊”,从怎么施农药、怎么进行湿度管理等方面详细“开方”,刚出这家大棚又进那家温室,常常忙得顾不上吃饭。

  三个月过去了,黄色花蕊在温室大棚绽放,黄瓜挂满枝头。胡小朋面带微笑地说:“黄瓜成了,这是我最大的满足。”

  却藏寺村地处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脑山地区,干旱少雨。胡小朋苦思冥想着如何带动当地农民通过种植业脱贫致富。终于,他有了一个点子:蕨麻耐旱抗寒,种一季可以收获三季,种植蕨麻方便稳妥。于是,他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等地引进蕨麻新品种,在却藏寺村进行多次适应性试验和示范种植。他从蕨麻处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期管理等方面手把手教学,一对一解疑释惑,通过两年半努力,蕨麻种植在却藏寺村逐渐发展成一项重要产业。

  特色产业发展了,后续销售也要跟得上。为帮助解决蕨麻的销售问题,胡小朋多方奔走,主动联系各地会展出售蕨麻,同时对接省外资源收购蕨麻,让蕨麻销售取得可喜成绩。农户们纷纷称赞:“胡老师,你说得真对,蕨麻是个好东西!”

胡小朋在西宁市总寨园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胡小朋指导下,门源县、互助县、湟源县三县推广示范种植荷兰豆,每户农户每年增收至少3万元。不仅如此,他还指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长宁镇西村和中咀山村,种植全膜马铃薯。

  11年前,胡小朋赴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展玉树灾后重建工作,指导两百多名农户种植水果蔬菜,并引进适合当地种植的6个新品种果蔬。

  此外,胡小朋主持完成航天蔬菜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筛选出适合青海省栽培的航天辣椒、豇豆、番茄、茄子等15个蔬菜新品种,将太空蔬菜端上了青海人的餐桌。

  参加工作至今,胡小朋经常到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指导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胡小朋(中)为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退休了,我也闲不住,还是喜欢到田间转悠,到一些农业合作社、农业园区做技术指导,研究新课题,再将新技术传授给村民。只要村民有需求,我的电话是不会关机的。”胡小朋说,要采取多种形式讲解农业科学技术,授人以渔,服务三农。

  为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技术攻关、技能传承的示范带动作用,今年以来,西宁市总工会制定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基地创建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地区、各单位深化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创建。在此基础上,2021年11月下旬,胡小鹏创新工作室成立,工作室隶属西宁市农业农村局,主要承担全市农业技术、农业机械技术推广、农业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等工作。“一切都是为农业科技工作服务,服务群众,服务三农,希望能把我的工作经验传授给年轻人,让他们发挥更多价值,做好这一项大事业。”胡小朋说。(完)

[责任编辑: 卡娅梅朵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5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