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解读西宁的“幸福密码”

2022-01-28 10:07:35 | 来源: 青海日报

  近年来,西宁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城市定标于“幸福”二字,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努力让人民群众享受高品质生活!在建设“幸福西宁”征程中,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城市品质,提升了综合承载力;坚持生态优先,聚焦生态文明,构筑了绿色生态本底;坚持创新驱动,聚焦改革开放,激活了发展源动力;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福祉,奏响了惠民最强音。

  2020年西宁市成功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1年1月27日,市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的奋斗目标。2021年12月30日,“2021中国幸福城市论坛暨第十五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调查推选活动”在北京市举行,西宁市再次当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经过多年的努力,带着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倡导城市品质提升的今天,“幸福西宁”已经成为这座高原古城最响亮、也是最为广大市民认可的城市名片。

  今天,让我们将目光锁定西宁,在城市的发展坐标中,解读属于这座高原古城的“幸福密码”。

  坐标生态,塑造城市品质

  走进西宁市首个“无废市场”——位于城东区的康西市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减废降排的科普展板,四分类垃圾桶整齐地摆放在市场门口,秩序井然、干净整洁已经成为这里新的标签。

  市场里的经营户武广崎是这里的老商户,康西市场的旧貌仍保留在他的记忆里。“那时市场就沿着道路两侧一字排开,菜叶、垃圾都随意丢弃,环境卫生挺差的。”武广崎说,“搬进新市场就像是搬新家,大家比较爱惜,而且整个市场的经营秩序、管理也比以前规范了不少。”

  无废市场并不代表市场不产生废弃物,而是能够完全妥善处置废弃物。无论是生活垃圾还是厨余垃圾,都可通过资源回收点、饲料回收点等绿色循环回收点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自2019年5月被确定为“无废城市”试点城市以来,西宁市已完成“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固废处置链条、高原“无废模式”走在西部前列,“134N”无废西宁模式得到生态环境部肯定。

  在建设“幸福西宁”征程中,西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成长坐标,构筑了绿色生态本底。统筹推进“高原绿”“西宁蓝”“河湖清”等建设行动,不仅让南北山成为西宁最美的绿色屏障,也使得河湖清水向东流成为西宁做出的最美承诺,更有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0%左右,持续位居西北省会城市前列。

  河湖长制办公室获评全国先进集体、成为西北地区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省会城市、完成海绵城市试点建设19.38平方公里、全力打造“最干净高原城市”……在打造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实践中,建设“三生”共融、水城共融、蓝绿共融的美丽西宁;在绿色发展本底下,塑造出更具韵味的城市品质。

  “守护好生灵草木、绿水青山,为保护三江源、守护‘中华水塔’作出西宁贡献。这样的家乡令我骄傲!”市民陈青高说,“我的名字取自于青藏高原,而向外省朋友们展示西宁美景的照片也成为我介绍家乡最直接的方式。这就是西宁绿色崛起给予我的满足感。”

  坐标改革,激活发展动力

  “西宁通过招商引资吸引高景50GW直拉单晶硅棒项目落地。高景注册至今,受到西宁各级政府的关注与重视,先后享受了项目前期经费、产业扶持等各类补助支持,在同等光伏行业规模上,创造了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3天时间的光伏行业奇迹,成就了‘西宁温度’‘高景速度’。”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振忠激动地说,这为千亿光伏全产业链的打造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西宁市委市政府先后解决亚洲硅业电子多晶硅甘河项目330KV变电站建设、青海电子材料职工交通出行等难题79项,帮助企业申报项目240项,争取债券、项目补贴等资金约1.9亿元,向企业下达优惠政策及扶持发展资金约1.38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资金近3亿元,为助推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亚洲硅业(青海)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总裁尹东林说。

  一句句话语道出西宁高质量发展的“秘密”,一点一滴汇聚成西宁勇立潮头唱大风的豪迈。

  西宁,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市上下以“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的强大气场,主动作为、改革创新,推出了一批针对性强、获得感高的改革举措,努力提升全市营商环境便利度,以营商环境的大提升、大突破赋能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四地两体系”建设,锂电储能、光伏制造、合金新材料、特色化工、生物医药和高原动植物精深加工五大优势产业蓬勃发展,金属冶炼、装备制造、藏毯绒纺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成功创建全国创新型城市,入围“科创中国”试点城市,举办中国创新挑战赛。

  守正创新,在经济,更在民生。入选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国家级示范城市,实现县域“医共体”全覆盖;积极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全面推行“支部建在小区上”;打造25个学科基地,获评“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居民刘先生通过西宁市第一医疗集团总院的远程医疗手段,在本地医院就做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不仅得到了及时的诊治,也节省了一笔前往总院的开销。他说:“‘医共体’让老百姓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坐标幸福,奏响惠民强音

  元旦刚过,城西区体育公园进入设备调试阶段,市民可在开放时间9时至20时预约免费体验。篮球馆、羽毛球馆、游泳馆3个大场馆,五峰书院、乒乓球馆、多功能综合馆、高尔夫球馆、壁球馆、老年人康复馆、残疾人康复馆、健身馆8个小场馆,多元化的场馆设置,满足了市民的多样化需求,给市民在家门口打造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同一时间,位于湟中区共和镇的葱湾村,乡村旅游景区盘道花海在褪去夏秋季的色彩斑斓、百花争艳后,以冰天雪地再次开启乡村旅游的新篇章。花海虽无花绽放,但欢声笑语不断,村民也获得了全季旅游带来的收入红利。

  从城市到乡村,从文娱健身到乡村振兴,西宁市溢满笑声,也储满幸福。随着“三乡工程”落地见效,30条支持措施、联席会议制度、“四梁八柱”支撑体系,让西宁乡村振兴有了重要抓手;实施乡土人才培育工程,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实施“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西宁的乡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在“一老一小”的事业上,也持续彰显着满满的西宁温度。

  新增77个中央厨房、爱老幸福食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老年之家,建成47个托育服务设施;新改建光华中学等9所中小学校和16所幼儿园,新增学位8000余个。免费或低收费开放66个学校场地和社会场馆,建成15个乡村全民健身广场……在建设“幸福西宁”征程中,西宁市坚持人民至上,聚焦民生福祉,奏响了惠民最强音。

  71岁的张有兰坐在爱老幸福食堂内,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说:“我现在每天在这里吃饭,饭菜每天都有新花样。还能和社区里的老姐妹们搭伴儿,一起聊聊天,心情舒畅!这就是我最真实的幸福感!”(记者 贾泓)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308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