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2月6日电(马洪婷)“瑞虎迎春”“虎虎生威”“虎宝送福”……形态各异的“剪纸虎”喜迎新春。2022年是中国农历壬寅年虎年,张风兰和女儿李娟业创作了生肖虎系列剪纸作品,送给邻里乡亲。
张风兰和女儿李娟业创作的生肖虎剪纸作品。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张风兰的双手灵巧地舞动着,很快,一张“虎头虎脑”的剪纸作品出现在眼前。今年61岁的张风兰是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河湟剪纸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她7岁起跟随母亲学习剪纸,至今与剪刀相伴已有50余年。
张风兰正在勾画剪纸图样。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剪纸作为古老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历史。在中原文化的影响下,剪纸逐渐传入青海高原,劳动人民结合河湟文化创造出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河湟剪纸。
张风兰正在剪窗花。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张风兰从小就痴迷于剪纸艺术,她的剪纸作品将传统的剪纸语言符号与河湟地区文化特色相结合,内容丰富。“越是小的作品难度越大,一只普通的小鸟就包含水滴纹、月牙纹、锯齿纹、太阳纹、柳叶纹、逗号纹、云纹等剪纸符号。”张风兰拿着一幅剪纸作品说。
张风兰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剪纸更多的是前期构思和创意。怎么把普通的红宣纸玩出花样来,是张风兰多年钻研的主题。“平时我喜欢看新闻,看到感兴趣的信息内容,就想能不能通过剪纸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张风兰说,每当确定了一幅作品的主题,她就开始琢磨用什么样的形象来构图。2021年,张风兰和女儿创作了40多幅剪纸作品,歌颂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
李娟业剪纸工作室里的剪纸文创产品。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在张风兰影响下,女儿李娟业也爱上了剪纸。李娟业从18岁开始学习剪纸,现在成为非遗传习人,并创办成立了一家剪纸工作室,实现了非遗剪纸作品的产业化发展。张风兰的外孙在耳濡目染下,学会了剪纸技艺,已经能独立创作剪纸作品。
张风兰(左)和女儿(中)、外孙坐在一起剪纸。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张风兰和女儿给家里的窗户贴上自己剪出的窗花。新华网发(铁维真 摄)
为了传承剪纸技艺,张风兰除了教授女儿、外孙剪纸,还参加剪纸展览、非遗进校园等活动,带动更多的人学习、传承剪纸技艺。“剪纸是门手艺活,我既是非遗的传承者也是保护者,希望更多人了解河湟剪纸、热爱河湟剪纸。我会继续提升剪纸技艺,把这门手艺好好传承下去。”张风兰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