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信息

“盖尔干”的美丽为学生绽放——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美多

2022-05-09 18:36:32 | 来源: 青海日报

    4月的果洛州玛沁县,清晨的寒风偶尔裹挟着雪花,寒意尚未退去。24日,当“鱼肚白”在地平线上刚刚泛起,玛沁县第一民族小学教师美多,一碗奶茶一块馍急匆匆下肚后,便出门步行两公里多,走向她钟爱的三尺讲台。

    “虽然现在的教学条件好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早起给孩子们生炉子,但老师也必须要比孩子们早到!”从成为一名教师至今,二十七年来第一个到班级门口,放学后整理完教室课桌最后一个离开已成为美多的习惯。面对2018年荣获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及随后获得的青海省“最美教师”、果洛州“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美多只是淡淡地说:“我和所有老师一样,在认真的教书育人。那些荣誉是给我的,也是给所有老师的。”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是不平凡。1974年,玛沁草原上一户藏族牧民家庭,迎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父亲给她取名美多。成年后,美多并没有承袭祖祖辈辈的游牧生活,而是选择去当草原上的“盖尔干”(藏语老师的意思),甘愿为上万名学生当“绿叶”,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追求不平凡之路。

    上午9时许,第一节课下课铃声刚响起。“我先得去看看我班上的鲁姆茨仁。”美多顾不上采访,在满楼道学生之间窜向自己所在的班级。眼前的美多已四十八岁,但扎着利索的马尾辫,身穿一身简朴的藏服,由内而外散发着干练之气。

    鲁姆茨仁是美多教过的上万名学生中最特殊的一位。因为先天发育有缺陷,学习和在校生活都需要特殊照顾。自鲁姆茨仁入学起,每次上下楼梯美多都要亲自跟在身后守护,数学课生怕鲁姆茨仁听不懂,课后又专门做辅导。她清楚地记得鲁姆茨仁第一次数学考试考了18分,但在她的心里,这个分数比100分更珍贵。“这孩子放在我的班上,我才能放心。”几年来,美多在鲁姆茨仁身上花费的心血和精力,是其他孩子的数倍,换回来的是鲁姆茨仁的一句:“老师妈妈”。

    每年的教师节,美多都能收到许多曾经的学生发来的信息,其中有走出草原在高等学府就学的学生,也有已经在工作岗位上担任要职的公职人员。“教书育人不就是盼着他们有出息嘛!”美多享受着给祖国的“花朵”充当绿叶的过程,并乐此不疲。

    “为何选择教师这个行业?”

    “因为我在上学路上看到的那本《微格教学法》的书。”

    时间回到1991年,十七岁的美多如愿收到青海师大附中高中部的录取通知书。从果洛到西宁,在老解放卡车车厢里颠簸接近两天两夜,美多在途中看完了《微格教学法》一书。“教学作为科学是有规可循的,作为技术是能够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的。教学的科学性、技术性是教学艺术掌握的基础。”大胆脱俗的教育观成为美多的“引路人”。

    1995年,美多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先后在玛沁县当项乡寄宿小学、第一民族小学任教。二十七年里奉行着“学生每一点成绩都要给予肯定,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的教育原则,以“卧冰求鲤”般的倾情投入和耐心,以鼓励和激发的方式给予了学生自信心和获得感,学生成绩始终在全县名列前茅。

    “为人师、育人才,自己必先要学无止境。”美多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何通过察言观色掌握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学生上课调皮,怎么巧妙地提醒而不伤其自尊?美多在三尺讲台将研读专业书籍与实践融会贯通,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并撰写论文在多个教育研究类学刊发表,荣获国家级、省级的一、二等奖。

    干好一件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干好这件事。美多就是这样一个人,每周至少要上15至20节课从不嫌累,课后耐心辅导学生从不厌烦。遵循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工作几乎占去了她生活中三分之二的时间,育好人成为了她人生唯一追求的目标。正如同事们的评价:“她的全部精力好像只为学生绽放!”

[责任编辑: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3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