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博物馆日丨听文物讲故事——青海省博物馆的“奇妙”收藏

2022-05-18 09:29:00 | 来源: 新华网

岩中藏迷——青铜时代的野牛沟岩画

时间似沙

生命如画

野牛沟岩画,穿越经纬

透过古今,在昆仑山梁上

人们看到了它

也看到了自己

野牛沟岩画动态展示。(视频由青海省博物馆提供)

野牛沟岩画 。(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野牛沟岩画 。(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野牛沟岩画上的手拉手图案。(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昆仑山中的野牛沟,有一处远古时代的岩画,它使人惊奇、使人感叹、使人产生无限遐想。这里的岩画一共有5组45幅画面,它以十分简练的手法艺术地描绘出曾经生活在昆仑山系中的原始先民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良好环境。

  岩画内容主要表现了先民狩猎、舞蹈、畜牧的场景。各类动物的个体和群体的形象,有野牦牛和家牦牛,野骆驼和家骆驼。还有马、鹿、狼、豹、狗、鹰、熊、羊等。

 

快来青博围观古代“高科技”

纵观中国历史,古人的智慧远超我们的想象

古代工匠很多方面的创意,时至今日仍然令人惊叹

让我们一同走进青博看看古人创造的“高科技”

照明“高科技”↓

青海省博物馆藏——卧式羊形铜灯。(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开启时↑

闭合时↑

  晚上点上烛火“秒变”灯具,白天翻下羊背不仅可作案头精致摆件,还可以防止灰尘混入灯油。一盏小小的灯都能精细到这种程度,汉代的工艺制作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文房“高科技”

砚滴又叫书滴,盛滴器

是一种滴水入砚以供磨墨的盛水器

青海省博物馆珍藏的这件魏晋时期

玄武砚滴出土于互助高寨汉墓

玄武砚滴——青海省博物馆藏。(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注水研墨。用这些器皿,往砚池里倒水时,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聪明的古人在水壶、水盂的基础上,发明了便于控制出水量的砚滴。

 

五千年前并非“茹毛饮血”探索远古先民的餐具文明

  据青海省博物馆提供的材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人及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1983年,考古学家关注了此地,并进行了试发掘。随着挖掘深入,一个庞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渐渐浮现在世人眼前。

  宗日遗址以其精美的彩陶,尤其是画有人像图案的彩陶盆,给黄河上游远古文化绘就了一层辉煌的色彩。该遗址出土的骨制餐具在彩陶的掩映下,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这些骨餐具包括骨叉、骨勺、骨刀等若干件。

上为骨勺,中为骨叉,下为骨刀。(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一起来看看3000多年前青海古羌人的绘画水平”吧!

说到青海的野生动物,大家会想到哪些呢?

藏羚羊、雪豹、兔狲、野牦牛……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

羌人就已经在彩陶上画出了各种动物的纹样

这些原始而朴素的线条

勾勒出羌人心中简单而朴素的美

彩陶罐纹上的羊、狗、鹿等动物。(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狗纹彩陶罐”

距今约3200年

青海省博物馆藏品

腹部有六只奔跑的狗

古朴中透露着灵动

弥漫着一种远古文化的神韵

 

“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也照亮着历史”

  据青海省博物馆提供的材料显示,1977年4月至9月,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尕马台遗址,开探方65个,揭露面积1626平方米,共发掘齐家文化竖穴土坑墓葬44座,瓮棺葬1座,随葬品的种类包括彩陶罐、粗陶盆、海贝、骨珠、绿松石、铜泡等。时任青海省考古所所长的任晓燕回忆道:“此次共发掘齐家文化墓葬44座,墓葬排列不规整,无明显规律可循,但分布较均匀。发掘时,M25号墓中发现一具完整的男性尸体,七星纹青铜镜就放置在墓主人的胸部。根据M25号墓出土的大量同时期的随葬品判断,这是一面齐家文化的青铜镜。”

七星纹铜镜。(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连弧纹铜镜。(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东汉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汉晋墓出土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龙虎铭文铜镜。(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汉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孙家寨汉墓出土

青海省博物馆藏

瑞兽铭文铜镜。(青海省博物馆供图)

唐丨青海省民和县古鄯镇出土

  整理:鱼昊

[责任编辑: 马洪婷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60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