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乡村振兴看青海丨蔡家堡乡:从“山乡巨变”解锁乡村振兴“密码”

2022-05-20 16:08:56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西宁5月20日电(鱼昊)一场迁徙,改变了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成百上千人的命运,贫困落后的山村实现了从“荒山岭、栽死鸟”到依山傍水幸福安居的华丽蝶变。

  “几年前,我们还在穷窝窝里,水吃不上,路修不通。现在,易地搬迁,生活如画,有了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村上还有了集体经济。不仅我们村,村村都有。山上的苦日子要讲给孩子们听,幸福的生活要用双手拼。”蔡家堡乡后湾新村村民李洪占自豪地说。

蔡家堡乡刘李山村的老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互助县委宣传部供图)

  干群携手“挪穷窝”

  “我年纪大了,手里没钱,又没有劳动力,去新地方怎么生活呀?我不想搬……”蔡家堡乡上刘家村村民张玉梅给村干部撂下了“狠话”。重重顾虑阻滞着群众搬迁的步伐。

  不实现应搬尽搬,带村致富就是空谈。对于村民提出这样的质疑,村干部谈心声、话家常。得知家庭贫困原因,乡政府和村“两委”协商,在原有基础上额外为村民补贴1万元。

  “面对难啃的‘骨头’,我们要沉下身子,多做思想工作,逐村攻克,逐户销号。”乡党委的口号喊得很响,干部们办起事来也卓有成效。易地搬迁工作的冲锋号吹响以来,蔡家堡乡干群闻令而行,快速集结,派出120名的精锐力量组建10个工作队,以“愚公移山”的干劲挺近山丘沟壑,向“挪穷窝”的目标发起总攻。

  两年多时间,蔡家堡乡9个村1523户4773人实施了整村易地搬迁,搬迁人口占全乡人口的57.4%。“土墙草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和羊”“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的穷苦岁月被抛进历史的尘埃里。

  坐在干净整洁的屋子里,村党支部书记东国合感慨不已:“易地扶贫搬迁,是各级干部用片片真情撬动我们的心房,生活也富裕了,日子也变好了”。

  重新融入“新生活”

  旱厕变成坐便器、柴火灶变成燃气灶、大铁锅变成电饭煲、搓衣板变成洗衣机……如何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让群众尽快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蔡家堡乡党委、政府也在想办法。

  “麻烦帮我查一下上个月高龄补贴到了没?”“好的,你先坐,我现在就给你查。”这是蔡家堡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民政工作人员与搬迁群众的对话。

  蔡家堡乡党委秉承“群众搬到哪,党的组织和工作就会跟到哪”的宗旨,投资690万元倾力打造集日常办公、党建指导、党务服务、教育管理、便民服务、市场运营等10余个功能区于一体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两心一圈”(党群服务中心、便民集贸中心和15分钟便民服务圈)。“现在有了‘两心一圈’,我们老百姓办什么事也方便了许多,感谢党,感谢组织。”老党员李建业说。

蔡家堡乡东家沟村新时代文明广场。(互助县委宣传部供图)

  如今的蔡家堡,新村给排水管网入农户家园,厕所革命全面落实,1523户全部普及卫生厕所。天然气管线入农户厨房,清洁能源普及率100%。信息革命落地惠民,通信光纤入农户桌台,宽带覆盖率96%。人居环境好了,各种条件不断完善,百姓也有了干劲。

  同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还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活动,借助“九站三馆一基地”,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截至目前,蔡家堡乡累计开展文艺活动、研学课堂、感恩教育共300余次,增强全乡干群互动和交流,搬迁群众归属感、认同感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整合资源“奔富路”

  “搬迁后,我去了家政公司当保洁员,一个月能有三四千收入呢!”泉湾村村民李洪勇告诉记者。

  和李洪勇一样,蔡家堡从事保洁、月嫂等家政行业的有45人,全乡致力于擦亮“互助家政”名片,不断优化家政从业人员技能,逐步实现劳动力从“卖力气”到“凭技能”就业的转变。

  走进上刘家村的扶贫车间,村民们正在流水线作业。他们各个操作熟练,手脚麻利。自从搬迁后,村里引进了一家食品加工厂,家门口就能就业。“以前早出晚归,一天三四个小时花在路上,运气不好的话还找不到活。现在,外出务工车接车送,村里还有扶贫产业车间,可以就近打工,一个月工资收入就有3000元!”村民汪芬兰说。

  多年来,蔡家堡乡培育的马铃薯声名远扬。因此,这又成了村里拓宽致富道路的一条新路子。蔡家堡乡党委政府立足马铃薯特色种植业,积极扶持打造“北山洋芋”品牌,大力推广马铃薯全膜覆盖栽培技术,采取“支部领航、村民入股、合作经营”的模式,逐步形成了马铃薯种植、窖藏、加工、销售一站式服务。

蔡家堡乡上刘家村。(互助县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我是个种地娃,现在可不一样,有了自己的农家乐,每天来吃饭的人还挺多的。”上刘家村村民刘治成说。

  据了解,蔡家堡乡积极探索“易地搬迁+乡村旅游+农家乐”的新路子,引导搬迁群众发展以仓储物流、商贸餐饮、劳务输出等产业,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让搬迁群众真正吃下“定心丸”。

  从肩挑畜驮“吃水难”的贫困山村到美丽整洁的现代新村;从泥泞崎岖“行路难”的羊肠小路到平展宽阔的康庄大道;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的转变。这些变化,只是蔡家堡乡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如今,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山乡巨变”中初具雏形。(完)

[责任编辑: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68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