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政务

西宁市城西区:生活在这里,是一件幸福的事

2022-05-24 11:53:11 | 来源: 西宁晚报

    累计8万人次困难群众得到精准救助;率先在全省启动“爱老幸福食堂”建设;106个“爱老幸福食堂”实现老人十分钟就餐圈;98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让养老院搬进家中;……五年来,城西区弱有所扶、老有所养、治有所序。昔日历历在目,如今幸福满满,成为城西区群众最温暖、最深刻、最长久的幸福记忆。生活在西区,是一件幸福的事!

图片

    五年来,城西区始终树牢“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理念,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坚持改革惠民,共享发展红利,着力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最令我们欣慰的是,经过五年的探索和努力,城西区紧紧围绕打造高品质生活标杆,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打赢民生福祉升级战,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弱有所扶 精准兜底有保障

    城西区西关大街贾小巷居民杨德禄收到了低保金发放的短信通知,看到这个月又涨了几十块钱,他高兴地说:“现在不仅每个月按时领到低保金,而且连着好几个月都涨了点,日子越来越好了呢。”为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城西区坚持社会救助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断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如今越来越多困难群众感受到了“民生温度”。

图片

    近年来,城西区立足困难群众实际困难和需求,及时精准实施民政各项兜底保障政策,构建多层次常态化帮扶格局,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为基础、专项社会救助为支撑、急难社会救助为辅助、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确保各类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全力保障了城西区社会救助工作落实落地。近五年来,保障各类民政救助对象8万余人次,累计发放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各类民政救助资金6千万余元。

    为强化兜底保障,城西区率先出台困难群众精准帮扶16条措施,精准发力守牢民生底线。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下发《西宁市城西区关于最低生活保障审批权限下放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实现低保审批和监督管理职能的有效分离,简化救助程序,缩短救助时限,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拓展“物质+服务”救助模式,探索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有效路径和具体措施,在围绕强“身”、养“心”、明“智”的基础上,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对社会救助对象开展照料护理、社会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导等服务,及时、精准、有效回应困难群众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全面实现“精准救助、高效救助、温暖救助、智慧救助”的社会救助大格局。截至目前,申请服务事项11536单2018人次,完成服务事项9320单1757人次。

    落实主动发现、动态监测工作机制。全面开展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精准认定和动态监测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全区进行全覆盖、地毯式入户排查,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推行全区扫码网上申报工作,主动发现、主动帮助符合救助标准的对象得到及时救助。同时,扩大对重病患者、单亲家庭、临时救助对象等群体的排查,保障在“第一时间”实现精准救助。此外,全面开展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社会救助对象,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强化规范未成年人保护体制机制。成立由主管区长任组长,各职能单位负责人任成员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等职责,充分发挥民政、教育、公安、检察等28个职能部门作用,实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流程闭环化。近五年,城西区民政局累计为辖区52名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94名困境儿童、24名孤儿按照相关标准发放19.7万元、10万元、8万元补助资金,累计37.7万元。

    老有所养 探索出多条爱老服务模式

    在城西区爱老幸福食堂里,老人们就近按点端上了热乎可口的饭菜;在各社区爱老幸福驿站里,附近的老年人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弹弹唱唱,生活十分充实;在辖区980户老年人家中,家庭养老照护床位的安装,让养老院搬进家中的愿望实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养老扶持政策在城西区密集落地,一副“夕阳无限好”的和谐画卷正徐徐展开。

图片

    爱老幸福食堂提质增效。城西区累计投入2000万元,率先在全省启动“爱老幸福食堂”建设,建立9个中央厨房、106个爱老幸福食堂及助餐点,自2022年2月7日新方案实施以来,将具有城西区户籍的一、二级重度残疾人也纳入服务范围,增加了“点餐式”“自助式”和“互助式”服务,先后运营了依林佳苑助餐点、夏都俊园助餐点和13家沿街加盟店面。在新方案的指导下,爱老幸福食堂扩增了助餐补贴标准,扩展了服务项目外延,规范了运营模式,调整了原有补贴方式,增加考核奖励,建立了准入退出机制,确保爱老幸福食堂高质量运行。截至目前,全区爱老幸福食堂就餐总餐量为38.48万份,就餐总人数为7326人,单日最高餐量达2029份。

    “家庭养老(照护)床位”提速增量。为解决辖区高龄、独居、空巢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燃眉之急,城西区积极开展家庭养老照护床位试点工作,补齐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短板,进一步提高老人安全保障。2020年—2021年累计建设48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配套服务有序开展。2022年在成功试验的基础上继续新增500张家庭养老照护床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的照护服务。

    “爱老服务驿站”服务多样化城西区先后建成西宁市医疗养老康复中心,2个镇办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33个社区级爱老幸福驿站,率先以“日托+短期托养+长期托养”的个性化托养方案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助餐、康复等问题,每个“爱老幸福驿站”设置8-16张床位,辐射周边社区的同时又借力社区本身的配套资源,既让老年人在子女身边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养老服务,又迎合了家庭小型化的趋势,截至目前共计服务14328人次。打造“西养好”智慧信息平台。加快虚拟养老院建设,以社区为依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服务主体为辖区内老年人尤其是独居、空巢、失能老人提供一站式“医、食、住、行”等特色服务。

    治有所序 激发治理活力让百姓生活更满足

    全面小康是各方面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康,努力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是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城西区多措并举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难题,推动人民群众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跑出“加速度”。

图片

    从2018年至今,城西区累计实施28个综合项目,24个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得到提升改造,平均面积达773平方米,12个农村均已建成农村老年之家并投入使用,建设彭家寨老年养护院、通海路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面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设施,为老人提供更完备的养老和医疗护理服务,解决其家人的后顾之忧。

    为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城西区出台了《城西区关于加强镇(办)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改进社区工作的十条措施》等一系列推动基层建设的具体化措施,建立健全了社区“两委”成员绩效考评工作机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科学开展行政区域地名工作,积极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为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城西区,文明简约的婚俗礼仪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可,生态殡葬改革也深入人心,通过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宣传殡葬法规政策,普及科学知识,引导群众转变观念、移风易俗。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67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