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这是著名诗人范成大对于夏日的描写六月的青海
天气很好
天空很蓝
是一个充满丰收和希望的月份
回望春节
过去了将近四个月
你是否会想起
正月十五
和家人坐一起吃饺子
出门看花灯的场景呢
青海省西宁市湟源县的排灯独具特色
湟源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排灯是湟源县一张亮丽的名片
湟源县地处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接合部,是唐蕃古道和丝绸之路青海道上的要塞,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的美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悠久的历史,为湟源留下了厚重的文化积淀。
读懂湟源先要读懂湟源排灯
湟源排灯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的一种民间节日灯彩艺术,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
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
湟源排灯形式多样,有长方形、卧桥形、梅花形、扇子形、立柜形、椭圆形等,大都由四格组成,意为“春夏秋冬”。用料是苏、杭上等丝纱,由国内绘画名师手工制作。艺术门类除了绘画外,还进行了创新,增添了刺绣、堆绣、羊皮绣、皮影、剪纸、书法等。
湟源排灯内容大多取自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等,画面还展现了昆仑神话、河湟文化,例如青海省博物馆为我们展现的《大闹天宫》、《红楼梦》等排灯。体现出河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湟源排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