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聚焦“双碳”愿景 作出青海贡献

2022-06-10 10:32:03 | 来源: 青海日报

    青海能源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殷殷嘱托,是能源革命赋予青海的时代机遇,更是青海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直以来,凭借着发展光伏、风电、水电等新能源产业蕴藉的巨大潜能,青海成为发展清洁能源这一新兴产业的首选区域之一。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充分发挥能源资源禀赋优势,这是青海的过往实践,也是青海未来的发展方向。

    用“清洁能源”打开青海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单”:全省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九成、全国领先。海西州、海南州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双双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绿电7月”行动,再次刷新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青电入豫”特高压直流工程启动运营,全国首个全清洁能源运营的大数据产业园投运。全省清洁能源(水、风、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增长15.0%,其中风力和太阳能发电量年均分别增长64.6%和15.7%。

    眼下,青海抢抓“双碳”机遇,瞄准“四地”建设,在清洁能源、特色产业、生态增汇、体制机制等方面挖潜创新,发展壮大优势产业, 加快推进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步伐,全面开启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推动能源转型,构建清洁低碳能源新体系

    多年来,青海培育壮大清洁能源及其支撑、应用产业,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全力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有力有序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建设。

    为加快推进清洁能源跨越式发展,进而不断提速——

    2021年5月,省部共建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第一次协调推进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相关文件,明确了年度工作目标。国家能源局统筹考虑青海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对青海予以大力支持,到2021年底,任务清单确定的6方面41项年度重点工作完成率达到95%,共建活力不断激发。

    同时,为紧密结合青海“四地”建设、深度融合各行业“十四五”专项规划、全面协调各市州发展定位,我省系统梳理《青海省碳达峰实施方案》重点任务清单,将“十大行动”细化为74项重点任务,明确实施范围、完成时限、责任单位等,推动碳达峰行动各项任务落实落细。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进而形成规模优势——

    2021年7月,青海省政府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行动方案(2021—2030年)》,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清洁能源替代、储能多元打造、产业升级推动、发展机制建设“六大行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大要求正转化为推动青海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务实举措。同时,研究制定了青海能源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十四五”黄河青海流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储能等7个专项规划,各市州能源规划,形成了“1+7+8”的规划体系。

    截至2021年4月底,全省电力装机达4290万千瓦,其中,水电1258万千瓦、光伏1656万千瓦、光热21万千瓦、风电962万千瓦、火电393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90.9%,新能源装机占比61.5%,保持全国领先。

    未来,青海将充分发挥清洁能源优势,以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己任,全力推动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建设。到2025年,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初具规模,黄河上游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稳步推进,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发电量占比、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清洁能源发展的全国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基本建成,零碳电力系统基本建成,光伏制造业、储能制造业产值分别过千亿元,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青海贡献。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示范项目迈上新征程

    拥有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位居全国第五,黄河上游是全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水电调节性能十分优越;光伏资源理论可开发量35亿千瓦,太阳能年总辐射量位居全国第二,且光伏发电成本全国最低;风能技术可开发量7555万千瓦,位居全国前列……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青海具有良好的探索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优势,这也是青海以能源转型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底气。

    集聚优势,蓄力而为。借助玛尔挡和黄河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同步建设发展的新局面,青海的绿色低碳产业也在互融互通。

    拉西瓦水电站4号机组项目正式投运,黄河装机规模最大水电站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李家峡扩机项目开工建设,是中国首次采用双排机设计的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排机布置的水电站;海南、海西新能源基地,茨哈峡、尔多水电站等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海南戈壁基地、柴达木沙漠基地纳入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第一批1090万千瓦大基地项目已于去年10月开工建设,总投资超650亿元。

    2021年,清洁能源领域完成投资244.7亿元,今年1至4月完成投资115.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4.3%,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38%,为全省促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了坚强支撑。

    为做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加法”,青海加快促进清洁能源关联产业发展壮大——

    国家能源局复函支持青海省开展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获得科技部认可,黄河公司国家光伏发电试验测试基地配套20MW储能电站项目纳入国家首批储能试点示范项目。

    全省26个站点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总装机容量达4170万千瓦。探索实行“新能源+储能”协同发展模式,海南光储一体化实证基地等项目开工建设。

    今年,省能源局以“揭榜挂帅”形式启动开展了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工作,确定4类共10个示范项目,项目涵盖新型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氢能和熔盐储热发电类,有利于青海多元化新型储能技术示范应用,不同技术路线的试点示范,将加快青海国家储能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步伐,为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助力。

    随着一个个新能源项目扎实落地,一个个新能源工程顺利推进,这些成果既是新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实效,也是以新能源示范项目支撑“一优两高”战略的鲜活实证。

    共享绿色发展,共谱绿色能源合作新篇章

    新发展理念在青海共享绿色能源合作中绽放出一派“新绿”。

    为实现“绿电”跨省消纳,推动中西部减碳协作,2020年12月30日,横跨青藏高原和中原大地、世界首条主要输送“绿电”的特高压线路——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

    一头连着拥有清洁能源资源禀赋的西部,一头连着经济社会用电需求不断增长的中原,这条1563公里长的跨省“银丝”将青海“绿电”准时准确输送到位,点亮河南的万家灯火。依靠清洁能源互补能力,青豫直流特高压工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的突破,一秒的输电量就够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两年。截至2021年底,青豫特高压工程累计向河南输送电力超185亿千瓦时。

    青豫特高压工程的投运,打通了青海共享绿色发展的“任督二脉”,为加快绿电外送通道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配置持续优化。我省提升青豫一期通道配套电源运行功率,优化完成海南地区青豫直流445万千瓦配套新能源控制参数。第二条特高压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研究论证工程,通道相关专题研究工作同步启动。世界最大规模的21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全面建成,日间输电功率提升至400万千瓦,实现过渡期送电目标,新能源利用率逐步提升。

    去年11月底,青海省举办2021年“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省政府与多家能源领域央企和大型民营企业达成合作意向,持续扩大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力度,延长能源上下游产业链,也为全省能源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新空间,在碳达峰碳中和先行先试、能源革命、能源安全、能源产业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组建省级重点先进储能实验室,创新打造全国首家“电力高频数据碳排放”智能监测分析平台。钙钛矿电池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经权威机构测试四端叠层电池效率达到28.08%,跻身国际一流水平。三江源“绿电百日”、清洁能源占比等屡创世界第一、全国第一,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了基础,探索了路子。

    同时,为打造全域“无燃煤”省份,推动各类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在供电、供热、供气、交通和建筑中的应用,开展更长时间全清洁能源供电尝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省印发《2021年全省清洁供暖工作方案》,大力推广以蓄热式电锅炉等为路径的清洁供暖电能替代,在玛多、曲麻莱清洁供暖示范县建设的基础上,启动兴海、共和、同德、贵南、河南清洁供暖示范县试点扩面。海西州北方地区清洁供暖试点城市获批,中央财政连续3年定额奖补共9亿元。非常规能源利用取得突破,共和县地热供暖改造示范项目建成投运,供暖面积达5万平方米。“三江源”地区的企业和牧民真正共享到了清洁能源发展带来的实实在在红利。

    立足现实,放眼未来,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是大势所趋。青海高原以绿色打底的清洁能源壮丽画卷,正汇入“一带一路”大潮,舒展开来,风光无限。(记者 王菲菲)

[责任编辑: 卡娅梅朵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729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