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行业

千古文化留遗韵 一代文明展新风——湟源皮绣

2022-09-08 20:31:53 | 来源: 西宁文旅之声

        湟源,史称"西戎羌地""丹噶尔",这里是羌人早期生活栖息的地方,也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农耕文化与牧业文化的结合点,素有"海藏咽喉"之称。盛唐时在此曾设茶马互市,开辟了唐蕃古道,宋代为丝绸南路要冲。明清时,为西部民族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镇。清末,丹噶尔城又成为著名的贸易集散地,各地商贩、能工巧匠纷纷入驻,牛羊、毛类、皮张等各类货物集聚,贸易兴盛、经济繁荣。"小北京""环海商都"的美誉名传四方。湟源地处农牧区的交接地带,皮张货源充足,这有力促进了皮革加工业的发展,出现了技术高超,专门从事皮革加工生产的匠人,为丹噶尔皮绣的产生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皮绣取材特制各类皮料,用毛线、皮绳、马尾、马鬃及丝、绒、棉等多种颜色的绣线、用盘、攒、堆、辫、绣等针法制作而成的民间手工艺品。具有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厚的文化蕴含,艺术特色形象生动、粗犷逼真、质感强烈。是青藏高原民间艺术一绝、产品远销国内外。作品“高原精灵藏羚羊”作为艺术珍品被北京奥组委珍藏,并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青藏高原民间艺术一绝、产品远销国内外。

        湟源皮绣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吸引越来越多的保护者和传承人。作为湟源皮绣非遗传承人的冯海萍从事皮绣工作已有16年。作为皮绣的第一批研发人员,冯海萍和其他几位合伙人创办了皮绣公司,通过建立就业培训基地、刺绣产业孵化中心和重要的刺绣品集散地,研制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收藏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将皮绣技艺传承、延续和发扬光大。

        “湟源皮绣工艺从简到繁、从粗到精,其间,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皮绣产品研发之初困难重重,没有资料和技术可以参考,采用的皮子弹性大易变形。”冯海萍说,皮绣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经纬线,所以不能出错,绣错了再拆,整幅作品就有了瑕疵,因为扎出的针眼怎么绣也盖不掉,因此对技艺的要求非常高。在不断尝试的过程中,研发人员大胆钻研、创新,在传统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形成了盘、攒、绣等独特的皮绣制作工艺。运用多种针法和颜色的绣线,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画物象外形、内质,也使皮绣这一高原民间艺术更加生动逼真、质感强烈。

        经过艺术革新的湟源皮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题材更加广泛,精选具有教育意义的典故、文学作品和反映当地的自然风貌、文物古迹及民间艺术等内容,艺术地表达了人们对乡土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责任编辑: 丁学良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87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