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新华全媒+丨高山兀鹫“毛球家族”人工繁育记

2022-10-05 11:48:22 | 来源: 新华社

这是国内首只亲鸟育雏长大的人工繁育高山兀鹫“六毛球”。(西宁野生动物园供图)

  新华社西宁10月4日电(记者李宁、耿辉凰)“近处栖息的这只就是高山兀鹫‘六毛球’,远一点准备起飞的那只是‘七毛球’,它们是为数不多能够飞越珠穆朗玛峰的鸟类之一。”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副园长齐新章说。

  国庆假期,在青海省西宁野生动物园的猛禽谷外的观鸟平台,游客们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隔着隔离网观赏着珍稀的猛禽。

  园内向阳处,高山兀鹫“六毛球”“七毛球”时而舒展双翅、时而乖巧休憩、时而用喙叨啄草叶……这是西宁野生动物园里的高山兀鹫“毛球家族”新成员“六毛球”和“七毛球”破壳后首次亮相。

  今年2月1日,西宁野生动物园高山兀鹫夫妇在猛禽谷假山顶部产下一枚卵。经过近60天的孵化,4月1日凌晨,雏鸟“六毛球”完全破壳。4月5日,另一对高山兀鹫夫妇产下的卵也完全破壳,雏鸟被命名为“七毛球”。

  10月1日,“六毛球”正好满半岁,它也是国内首只亲鸟育雏长大的人工繁育高山兀鹫。

  齐新章介绍,高山兀鹫属于大型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以腐食为主,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及附近地区。“高山兀鹫性情机警,繁育条件要求高,常常出现不筑巢、不产卵、孵化难、不育雏等情况,人工繁育难度大。”齐新章说,按照国内动物园行业通常的判断标准,鸟类出生后存活3个月即可认定为人工繁育成功。

  回忆起2021年高山兀鹫“五毛球”的繁育经过,齐新章仍“心有余悸”。去年3月底,经历了近两个月的孵化,“五毛球”进入破壳期,但连续的降雪天气和亲鸟对“五毛球”放弃孵化,让动物园的工作人员焦急万分。

  “我们将‘五毛球’放在值班室,守着它,继续孵化,到了4月3日,‘五毛球’只啄开了一个花生米大小的洞,也没有其他动作。自然破壳有助于发育,我们决定再给它24小时,可一直鸣叫到半夜,它依旧没有破壳成功。”齐新章说。

  4月4日早晨,听着越来越弱的声音,工作人员决定帮助“五毛球”完成破壳。因为发育较弱,破壳出生的“五毛球”并未顺利睁开眼睛。“它不鸣叫,只是趴着休息,也不进食。”齐新章说,经过治疗,“五毛球”挺过来了,现在也是猛禽谷的重要一员。

  “之前的几次繁育,由于缺乏24小时监控,为了解决各种突发情况,我们都选择人工育雏,雏鸟破壳后也做了很多工作。”齐新章介绍,今年,为了给高山兀鹫提供良好繁育条件,动物园工作人员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在猛禽谷的坡顶用麦草、树枝等材料搭建人工巢穴,提供充足垫材,并制作了方便高山兀鹫产卵的人工平地。

  “今年,看到亲鸟育雏效果很好,我们也能放下心来。”齐新章说,两只“毛球”破壳不久,母亲便呕出肉泥饲喂,为保护“七毛球”不被同在猛禽谷里生活的金雕、草原雕等猛禽攻击,高山兀鹫夫妇几乎寸步不离巢穴。

  这期间,饲养员每天都会将处理好的肉类定时投放,并通过监控设备观察幼鸟的实时状态。如今,“七毛球”体重约10千克,体型相当于人工育雏七到八个月的状态。

  目前,西宁野生动物园共饲养高山兀鹫18只,其中5只是人工繁育的。“下一步,我们将总结高山兀鹫人工繁育经验和教训,推动其他猛禽繁育取得突破。”齐新章说。

[责任编辑: 潘彬彬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51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