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1月24日电(记者骆晓飞 陈杰 柳泽兴)寒风吹拂,铺满食用菌菌棒的高原大棚里却温暖如春。大棚内的蒲永魁一边低头查看菌棒生长情况,一边浇水保持棚内湿度。“现在村里的蘑菇供不应求,我们要守好最后一茬,争取这个采摘季有个好收入。”蒲永魁说。
1月12日,蒲永魁在为大棚内的菌棒浇水保湿。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春节期间,蒲永魁所在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麻地沟村热闹非凡,十多位村民在食用菌种植基地分工明确,拌料、装袋、点种、采摘……一袋袋鲜嫩的平菇从这里运往附近的农贸市场。
麻地沟村以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为主。麻地沟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介绍,种植传统农作物往往是靠天吃饭,村民收入不高也不稳定。
1月12日,麻地沟村村民在加工制作平菇菌棒。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交界地带种蘑菇,是麻地沟村转型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2019年,因为靠近河流,麻地沟村承包出去的6亩养殖场被拆除。
“养殖场关停后,我们的一项村集体收入没有了。”宁智勇说,乡村振兴不能走边发展边污染的路子,麻地沟村必须要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产业。
宁智勇考察发现,本地城镇对食用菌需求量较大,而市场上销售的食用菌大多产自外地。宁智勇说,经过向专家请教,地处黄河、湟水谷地的民和县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食用菌种植难度较低,发展前景好,村“两委”商议后决定引进以平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产业。
2020年,麻地沟村整合多个项目资金,投入157万元建设1224平方米的玻璃节能温棚,并购置了种菇设备,自主加工菌棒。为让村民尽快掌握蘑菇种植技术,宁智勇从甘肃请来有30多年食用菌种植经验的专家,对有意愿种植蘑菇的村民开展培训。
1月12日,村民在大棚内采摘平菇。新华社记者 柳泽兴 摄
经过三个多月的课堂培训和实地操作,村民们试种了4000个菌棒,没想到第一茬就获得了丰收。
“大家抱着试一试的想法,没想到第一年就能种出蘑菇,而且产量稳定,大家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村民孙尕桂说。
2022年,麻地沟村全年食用菌销售收入近40万元。“今年,我们计划将加工好的菌棒按成本价转售给群众培育产菇。”宁智勇说,待蘑菇长成后,村里的合作社再以市场价回收、销售,带动更多群众致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