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守望黄河,擘画大河奔流的贵德长卷

2023-05-23 11:38:49 | 来源: 海南报

  “黄河宁,天下平。”从古至今,黄河治理是安民兴邦的一件大事。

  贵德县各族人民在与黄河休戚与共的实践中,谱写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

  大河汤汤,岁月奔流。昔日“河道宽浅,流速平缓,河床游移不定,分叉散乱,甚至吞噬良田,贻害黎民”的景象早已不复存在,黄河不但成功实现了岁岁安澜,而且正演奏着水与生命的和谐乐章。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贵德县各族群众共同演绎的那段治黄历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是青海省黄河治理历史上辉煌的篇章。而不断求索、百折不回的治黄历程中所孕育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干善成的可贵精神,如同黄河纳百川、汇众流,在这片高原大地上源远流长。

  开荒造田打响治黄“会战”

  “居住黄河岸,用水真困难,农田受干旱,百姓受煎熬。”这是贵德县民间流传的一道顺口溜,如实反映了“守住黄河无水吃”的真实写照。

  自贵德县有农耕历史以来,当地先民们开发黄河水利,利用黄河发展灌溉农业,黄河造福于民的历史同样在贵德留下了不朽篇章。

  70年来,党和政府极为关心贵德县的缺水问题。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贵德人民在黄河边修筑堤坝,开垦良田,开山迎水,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可歌可泣的治黄造田、改善生态的辉煌历史,彻底改变了耕地紧张,贫穷缺水的历史,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红柳滩大会战就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红柳滩大会战开始于1976年,结束于1978年,这段治黄造田的经历,为十年后贵德县开展大规模治黄造田工程蹚出了先路,积累了经验,是贵德县黄河治理历史上的辉煌篇章。

  而在这期间涌现出的一支由16名共青团员组成的“铁姑娘队”,在为期40天的治黄造田工程中,用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创第一的干劲唱响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响亮声音。

  1976年秋收后,河阴公社组织开展了历时三年的围河造田大干工程,全公社五个大队的两千多人参加了规模宏大的治河造田工程。

  时任民兵连副连长、团支部副书记的陶秀兰作为铁姑娘队的队长主动请缨,带领 本村16个姑娘背着简单的行装、扛着铁锨、十字镐,推着架子车,徒步到红柳滩参加会战。

  当时,他们睡着简易的地窝子,吃着掺和着沙子的大锅饭,半夜三更常常被蝎子、蜈蚣咬醒,还时常饿得熬不到天亮。

  陶秀兰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每天干活时总会主动承担最苦最累最难的活,还要照顾身体弱小的同伴,给所有队友打气、鼓劲。回到窑洞后,几个姑娘就会聚在一起,商量第二天的分工。

  在陶秀兰和副队长的带领下,每天傍晚在会战现场响起的广播里,铁姑娘队的名字从来没有落下过。近40天的会战中,鲜红的流动红旗在铁姑娘队战场上高高飘扬了30多天。

  每当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看着在窑洞前随风飘扬的流动红旗时,一股自豪感和骄傲感就会油然而生,那一刻,大家就会觉得所有的累和辛苦都得到了回报。

  当时,这支豪情满怀的队伍在没有任何机械设备的情况下用铁锨、架子车围河造田的壮举,在贵德县治理黄河河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耕地的历史上书写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守望相助 赓续红色传奇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几十年前,贵德县黄河两岸可耕种的土地非常少。随着黄河水的不断冲刷,形成了一片片浅滩,红柳滩、麻巴滩、北山湾等地,就是在历史上黄河不断冲刷形成的,而现在已成为贵德的风水宝地、谷地粮仓、旅游打卡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黄河流经贵德县尼那滩至阿什贡地区三十四公里的流域内,由于河床游移不定,每每遇到洪峰的时候,黄河水漫灌毁岸断道、冲毁耕地,为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灾难。

  面对这种情形,贵德县委县政府意识到了治理黄河的重要性。1986年,贵德县审时度势、紧抓机遇,借龙羊峡水电站截流蓄水的有利契机,提出了“治黄造田”的伟大构想以及实施的可行性。

  1986年4至10月,省上的相关专家及工程技术人员50余人来到贵德进行勘查。

  1986年5月,总投资达到2435.9万元的“治黄造田”工程项目被正式批准实施。

  1986年11月贵德县“治黄造田”指挥部成立,全县7个乡镇的干部职工、人民群众大约12000余人便自发参与到了这场如火如荼、声势浩大的工程中来。

  参与了整个“治黄造田”设计、实施、竣工过程的原贵德县水利局高级工程师蔡守忠,直到今天提起那段往事依然激动不已。“当时很多参与的群众为了修建河堤,全都住在工地上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修建临时围堰的时候恰逢冬季,天寒地冻,但广大干部群众不畏严寒,苦干了三个月,一举完成临时围堰的修筑工作。”

  1987年,修筑河堤、灌区渠系配套、造田工程也全线展开。直到1990年底,这项历时4年,集治河、防洪、灌溉、治涝为一体的造福子孙后代的水利工程按设计要求全部告竣投入运营。

  工程修筑河堤7段长达26.16公里,干支斗渠209九条长达124公里,提灌站8座,渠系建筑物562座。同时,开垦黄河滩地1650.87公顷。

  工程完毕后,固定了河床与河流的走向,自此黄河水不再泛滥。“治黄造田”工程其耗资之巨,工程规模之大,投入机械及劳力之多,堪称贵德水利建设之最,更是黄河上游青海流域段对河道综合开发,除水患利百姓的一项壮举。

  2019年4月18日,历时4年修建的贵德县拉西瓦灌溉工程南干渠全线成功通水。该工程从拉西瓦水电站水库取水,干渠总长52.27公里,充分利用拉西瓦电站形成的水头优势,将原有提水灌溉改为自流灌溉,改善并新增贵德县南岸黄河谷地灌溉面积20.02万亩,灌溉面积中自流灌溉面积为18.72万亩,提灌面积为1.3万亩,惠及河西、河阴、常牧、河东等乡镇32个行政村的各族群众。

  在贵德发展史上,“治黄造田”不仅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而且谱写出了一曲贵德县各族群众守望相助、同心治河的颂歌。

  黄河安澜 展现生态之美

  清清黄河是贵德的“金名片”。夏日时节,站在南海殿山顶举目远眺,清清黄河是那样安详与美丽,宛如酣睡在大地臂弯里的少女;满眼的绿树和那一块块绿油油的良田,在黄河岸边无限延伸开来……

  山水相依,景城相融,折射出的是近年来贵德县牢固树立和主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众志成城加快建设山水相依的生态之城、文明之城所付出的汗水和心血。

  一直以来,贵德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牢基础做好“水文章”、扮靓环境改善“水生态”、提升气质涵养“水文化”,成功创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的美丽贵德建设方兴未艾。

  经过多年的治理和管护,黄河两岸风起处水波荡漾,形成了独特的水生态自然景观。

  黄河两岸生态环境的改观,生态功能的显著增强,源自贵德县实施生态保护工程:坚持生态保护红线,有序实施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公益林保护等修复项目,通过巩固完善“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持续清理整治生态管控范围内的“四乱”问题,确保河清岸绿。

  兴水利、除沙害、造绿地、强产业、助民生,一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巧妙结合的新路子,让旧日“风沙滩”变成了富民“绿洲地”,让高原一隅的这座小县城成为名誉大江南北的生态文旅新城。

  在黄河母亲的怀抱里,如今的贵德县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奋进,在广袤谷地中,涵养了“和合和谐、耕读传家”的文化底蕴,打造了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浸润文化的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采访手记:

  写好黄河水文章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古老而伟大的中华文明,保护黄河是事关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业。

  长期以来,在黄河母亲温暖的臂弯中,贵德各族儿女守望相助、自力更生,创造出了一副炊烟袅袅、阡陌纵横、农耕游牧的旖旎风景画卷,更是孕育出了贵德人民勤劳、善良、朴实的可贵品质。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德县委县政府积极推动黄河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重大生态环境工程,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系统基本稳定,为全力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贵德县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把保护和治理黄河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在高质量发展的绿色答卷中不断书写新的业绩。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38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