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走进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部分村民在家门口晒起了今年新收割的粮食,在田野里,成片的青稞已然熟透,金黄色的青稞穗把秸秆压弯了头,穗粒颗颗饱满,长势甚是喜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香日德镇作为国家级农牧业产业强镇,多年来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依托社会化服务、产销结合、配备农机设备、升级农机农艺等多重方法,勾勒万亩良田丰收景象,擦亮“柴达木粮仓”金色名片。
社会化服务更加多元 农民积极性更高
“国家政策真好啊,粮食直补、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都是实打实的惠民政策”香日德镇香乐村村民赖世祖高兴地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镇镇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增强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农民种粮有钱挣、得实惠,种粮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近年来,农业社会化服务不断探索创新、蓬勃发展,主体更加多元、服务更加便捷。2023年全镇实施1.3万亩农村土地托管项目,由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优质高效“保姆”式服务,切实帮助农户实现了“离乡不离地,不种有收益”理想农耕生活,切实为保障粮食安全筑牢了人员保障基础。
产销结合 粮食生产迈上现代化新台阶
“有了国家实实在在的惠农政策和有关部门对‘耕、种、防、收’全程的贴心服务,现在种植粮食工作变得更高效更实惠,也让未来生活充满了希望。”新源村藜麦种植户蒲海平说道。
近年来,全镇依托省级(青稞、藜麦)产业园,以农业规模化种植为基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通过企业、合作社带动,建成了青稞藜麦加工厂、枸杞烘干厂、粮油加工厂及馍馍、糌粑加工厂等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农作物初加工规模约7000余吨,精加工规模约100余吨,通过网络+订单+零售的销售模式,销往四川、西藏、果洛、玉树、甘肃、青海本省等地,种植+加工+流通配送的基础产业体系架构已初步形成,产业链得到延长、价值链持续提升。
农机装备更加先进 种地挑上“金扁担”
“农机接力,收获高效。”香日德镇拉项合作社负责人说,“用上收割机,3天收完青稞;旋耕机翻田整地,农时一点没耽误。”大农机纵横驰骋,新技术落地田间。
近年来,全镇坚持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发展迅速,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加,农机作业水平快速提高,农民从会种地变为“慧”种地。目前,我镇小麦、青稞两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65%、60%,农机化率显著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农技农艺不断升级 农业生产降本增效
“扩间距,缩株距,调肥控旺,技术到位”香日德柴兴村杭白菊种植地里,远道而来的浙江农业专家正在田间进行指导,近年来,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全镇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种粮大户,让大家把所见所闻所学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装进农民的口袋中,探索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乡村振兴之路。
耕地有限、科技无限。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致富本领,补短板、强弱项,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推动农技人员下沉到农村基层,发挥“科技+人才”综合优势,为农业插上科技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