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拉面“匠心”闪耀全国“竞技场”-新华网
新闻
2023 10/21 20:17:13
来源:新华网

青海拉面“匠心”闪耀全国“竞技场”

字体:

  新华网西宁10月21日电(卡娅梅朵)秋日的高原,空气中透着丝丝凉意。10月21日,在青海省海东市体育中心,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正在这里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和面、揉面、拉面、煮面……面团在拉面师的手中经过反复揉搓、拉撑,回折再拉撑,上下抖动几次,就变成了一根根柔韧绵长、粗细均匀的面条。千锤百炼成绝技,竞技场上显匠心。比赛现场,来自全国71支代表队的200余名选手各展身手,以赛会友、切磋技艺。

  图为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现场。新华网 卡娅梅朵 摄

  已参加过两次青海省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马超,今年作为青海省第三代表队的领队,来到了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的赛场。在他看来,此次大赛是更为广阔的竞技舞台,也是交流技术、提升技能的全新窗口。

  今年27岁的马超,是个名副其实的“拉三代”。拉面制作这一手艺从他的爷爷马宗元到父亲马维明再到他,祖孙三代人共同见证了青海拉面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海拉面人为了摆脱贫困走出大山,到东部沿海城市开起了拉面馆,亲帮亲、邻帮邻,用一碗“青海拉面”,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创造了“拉面经济”的奇迹。

  比赛现场,参赛选手正在揉面。新华网 卡娅梅朵 摄

  在马超的记忆里,大部分的童年时光都是在拉面馆里度过的。“小时候一放学,我就会到店里帮家里人干活,到了周末依然如此。看着家人们都在为更好的生活而打拼,我就觉得自己应该尽一份力。”儿时的耳濡目染,让马超感受到了拉面给全家生活带来的生动变化,也深刻影响着马超的成长轨迹。

  第一代拉面人苦干创业让拉面形成规模,第二代拉面人让拉面店在全国落地开花,如今,在城市中成长起来的第三代拉面人,已不再满足于做好一碗拉面,而是希望通过不断技术与理念创新,推动拉面产业做大做强。

  2016年,刚从学校毕业的马超从父亲手里接过了拉面“接力棒”。“父辈们开办拉面店在管理上比较落后,也缺少品牌意识,没有形成产业化发展的概念。”马超接手公司后,便在政府的扶持引导下,积极打造“四千年喇家拉面”品牌,统一标准、连锁经营,同时借助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东风”,不断扩大提升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拉面技艺。新华网 卡娅梅朵 摄

  “在得知要举办首届全国拉面技能大赛后,我们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我希望能通过这次比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也想借助这一平台,加强与其他省份拉面从业者的沟通,学习他们的先进理念与做法。”马超说。

  近年来,青海省总工会相继在多省市举办省际拉面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在省内连续举办四届拉面技能大赛,持续提高拉面产业的社会影响力,提振拉面产业从业人员的信心,也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市场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青海拉面在全国337个城市拥有店面3.26万家,占据全国拉面市场店面总数的50%。从业人数达19.3万人,生产经营性收入近200亿元,行业利润、从业人员工资性收入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赛选手现场展示拉面技艺。新华网 卡娅梅朵 摄

  作为青海拉面产业的重要培育发展地,近年来,被誉为“拉面之乡”的海东市持续在基础设施、品牌营销、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监管授权五个方面加大探索发展力度,使“青海拉面”区域公用品牌日臻成熟。

  “我们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群众增收为目标,以全产业链培育为主线,深入挖掘拉面产业文化内涵,加快政策扶持、资源整合、体系建设、品牌培育,不断推进青海拉面产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推动青海拉面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海东市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局长陈建宏说。

  待热腾腾的面条煮熟出锅,舀一勺清澈的肉汤,放几块牛肉和萝卜,撒上蒜苗香菜,浇上鲜香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佳的拉面制作完成。参赛选手们把面端到了评委的面前,满怀期待。

  制作完成的拉面。新华网 卡娅梅朵 摄

  据悉,此次大赛以“提升技能水平 发展拉面产业”为主题,由中华全国总工会、青海省人民政府指导,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烹饪协会共同主办,青海省总工会、海东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大赛共设置手工拉面基本功、拉面调汤和拉面成品三个项目。经过角逐,获得拉面成品项目前三名的选手,由中国烹饪协会授予“全国拉面技术能手”称号。(完)

【纠错】 【责任编辑:卡娅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