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是青海的“幸福色”,是文化旅游的发展底色

新华网首页时政国际财经高层理论论坛思客信息化房产军事港澳台湾 图片视频娱乐时尚 体育 汽车科技食品

1月15日,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突出生态旅游带动作用,促进‘快进慢游’。加快长城、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青海段建设,建设黄河上游生态旅游文化带。打造一批夜间消费集聚区和网红打卡地,加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2023年,青海省如何进一步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本网专访了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马建立。

精彩观点
1
新华网

2023年,青海省重点从哪些方面持续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2023年,青海省重点从哪些方面持续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2
马建立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全面助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

打造生态旅游精品环线。持续打造以西宁市为中心,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市为支点的东部、西部、南部、北部生态旅游精品环线,串珠成链,连片成景,形成旅游环线;丰富完善生态旅游产品。加大优质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旅游“上云、用数、赋智”,积极发展生态、文博、乡村、研学、康养、冰雪等文旅新业态,推进生态旅游特许经营试点工作;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形成一批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制定生态旅游标准规范。制定生态旅游《生态旅游产品标准》《生态旅游解说服务质量规范》等标准规范,发挥标准的规范引领作用,推动生态旅游标准化、国际化;开展生态旅游精准宣传推广。深化与航空、铁路、互联网等行业营销合作,用互联网思维引流入青,扩大国内旅游市场,安全有序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1
新华网

青海省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

青海省文化资源丰富,如何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
2
马建立

紧紧围绕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紧紧围绕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紧紧围绕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秉持“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

近年来,青海文旅部门在四级名录体系建设、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非遗传承人群研培、非遗数字化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非遗就业工坊建设、“青绣”品牌打造提升等方面开展了积极生动的实践,支持、引导和规范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非遗保护工作,形成了在保护中传承、传承中发展的格局。

出台《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和专项政策,将非遗保护全面纳入本地区法治化管理体系。实施“国家非遗记录工程”和“青海文化记忆工程”,对27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30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展记录工作。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成效显著,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顺利通过国家验收,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和4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依托非遗资源,因地制宜,通过完善非遗名录体系、举办各类展示展演活动、加强保护区内非遗传习设施建设、开展传承人群培训、推进核心区域整体性保护、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等方式,有效推动了非遗的区域性整体保护,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已成为青海省新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和增长极。

1
新华网

作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青海有很多“网红”打卡点,如何让“网红”一直“长红”?

作为我国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青海有很多“网红”打卡点,如何让“网红”一直“长红”?
2
马建立

持续不断推动旅游景区向精品化、规范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升旅游“软”服务。

持续不断推动旅游景区向精品化、规范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升旅游“软”服务。
持续不断推动旅游景区向精品化、规范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提升旅游“软”服务。

旅游景区是青海省最具代表性、最有特色的优质旅游资源,是吸引省内外游客的重要目的地,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工作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些年,青海省旅游景区发展迅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较大提升,以茶卡盐湖为代表的一批“网红”景区景点脱颖而出,成为大美青海最亮眼的“网红”打卡地。目前,全省有A级旅游景区160家,形成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类型多样的景区体系。但全省旅游景区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还较为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要走很长的路,景区在基础设施建设、优质产品供给、服务品质提升、游客体验度等方面存在不少短板。为推动旅游景区向精品化、规范化、智慧化方向发展,2022年9月,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制定出台《青海省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明确了推进旅游景区高质量发展6项24条重点任务。

下一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以推动落实《实施方案》为抓手,持续加大旅游景区建设力度。加快推进茶卡盐湖、金银滩——原子城创建国家5A级景区,优化完善创建国家5A级景区省级储备名单,持续培育青海旅游的“金子招牌”。打造生态旅游环线,通过环线打造,带动旅游景区在设施上再完善、产品供给上再优化、服务品质上再提升,进一步挖掘景区潜力,打响景区品牌,为景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对新近火热的一些“网红”景点,积极加以引导,注重规范建设、有序管理,由低层次的景点向高品质的景区转变,持续增强吸引力、生命力。

1
新华网

近年来,青海省在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近年来,青海省在生态旅游示范景区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2
马建立

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落实。

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落实。
牢固树立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拓展绿色生态空间,充分发挥生态价值,履行生态责任,大力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助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行动落实。

“十四五”期间,青海省规划大通河生态旅游风景道、全景祁连旅游风景道、“神奇天路”生态旅游风景道、黄南一号风景大道、环玉树生态旅游风景道等一批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这些生态旅游风景道项目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加强跨区域旅游产品线路的互联、互通,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均衡发展,并能突出市场主体作用,强化旅游发展环境,打造出一批更具带动作用的旅游项目,同时,也将推动生态旅游风景道区域内群众参与生态旅游,实现农牧业结构调整,使群众有效增收。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在开展省级生态旅游示范景区推荐申报工作,重点推荐生态资源禀赋优良,文化资源优势显著,旅游景观组合良好,公共服务功能配套,生态旅游发展理念与实践有较高示范价值的旅游景区,已完成初审工作,今年3月份全面完成,此项工作将进一步落实国家生态空间管控要求,激发市场潜力。同时,正在制定《生态旅游产品标准》,标准的出台可进一步加强省域内生态旅游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区域内生态环境和旅游产业的协调发展。

下一步,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聚焦聚力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强化旅游各要素生态化建设,高品位设计生态体验和环境教育线路产品,积极培育生态教育、自然体验、康养度假、文化创意等生态旅游新业态,以国际化视野推动生态旅游高标准、全方位、规范化、专业化服务。

马建立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