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综合消息:日前,从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回族自治县传来好消息,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冷水鱼繁育和育苗基地(以下简称基地)年均销售冷水鱼鱼苗320万尾,目前,已占据青海省内和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甘肃省、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地较大市场份额,2019年至今累计销售鱼苗1475万尾,成为西北最大的冷水鱼鱼苗供应基地。
门源是如何成为西北最大冷水鱼鱼苗供应基地的?这还要从门源县的冷水资源说起。
门源县位于祁连山和达坂山之间,生态环境优越,植被丰富,山泉冷水储量大,分布集中,水质没有污染,是适合冷水鱼生长的绝佳环境。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马文奎介绍,在门源县泉口镇旱台村磨尔沟处、泉沟台村都有泉水,以前门源县也养殖过冷水鱼,但传统的流水养殖方式导致冷水鱼品种单一、技术落后。
山东援青工作组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门源的冷水资源优势,分析了当地的冷水鱼产业基础状况,同时看准了青海鲑鳟鱼产业发展的方向。他们认为如果有硬件设施和技术支持,门源的冷水鱼产业前景广阔。
2017年,山东援青工作组整合援青资金,开始建设基地。2018年,基地建成试运营,山东援青工作组帮助引进成套设备,生态、防疫全部达标。2019年,基地正式投运,由门源县佳联渔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联渔业公司)负责运营。基地的建成解决了青海省养殖户和养殖企业的苗种需求,也结束了门源县鱼苗外省采购、粗放养殖的历史。
为了破解技术难题,山东援青工作组引入上海一家大学为鱼苗繁育提供技术支撑,冷水泉封闭循环陆基养殖技术等多项技术成果在基地转化,解决了门源县冷水鱼养殖的很多难题。有了专业团队的管理和成熟的技术支撑以及山东援青工作组、海北州委州政府、门源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2019年11月,基地的第一批62万尾虹鳟鱼鱼苗对外发售,门源县的冷水鱼鱼苗走向市场。
佳联渔业公司总经理王佳萍说,养殖鱼苗的门槛很高,青海省对鱼苗的销售和运输管理十分严格,再加上市场鱼苗有缺口,基地只要正常生产,保证鱼苗质量,自然会打开市场,“青海省内发售的鱼苗通常要长到5克,我们的鱼苗达8克到10克,鱼苗更大更好,价格却一样。”
这家公司总部是国外的三倍体虹鳟鱼卵代理商,也是国内唯一的三倍体虹鳟鱼卵代理商,基于这个优势,公司进口鱼卵可以直接下订单,鱼卵的订购方式比较灵活。
“我们公司对于三倍体虹鳟的监测要求严格,对鱼苗规格、鱼苗质量、有无鱼病等都非常重视,基地的口碑越来越好,2020年之前,我们就拿到了青海省的一大半订单。省里对我们也给予了一定支持,在基地订鱼苗的企业都有补贴。”王佳萍说。
为进一步提升冷水鱼鱼苗产量和质量,门源县引导养殖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挪威水产等学院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完善鲑鳟鱼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形成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专家团队,培养了一套熟练的自有技术,现已成功申请冷水鱼养殖实用新型专利1项。据了解,基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三倍体虹鳟鱼鱼苗生产商,承担着青海省龙羊峡等沿黄27家网箱养殖和4家养殖企业85%的鱼苗供应。
在养殖过程中,山东援青工作组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陆海接力”构想,决定在山东省和青海省之间开展冷水鱼陆海接力养殖实验。2020年,基地从山东省引进5000粒大西洋鲑鱼卵做实验,2021年实验成功并形成科研成果,实现“门源孵化、山东养殖”新模式。
2023年,1000万元的全国最大单笔鱼苗采购项目在门源县落地实施。2024年2月,15万粒大西洋鲑鱼淡水养殖受精卵从冰岛运抵佳联渔业公司育苗基地孵化车间,采用陆基循环水孵化系统孵化养殖。2024年3月,门源县向山东供应每尾100克的三倍体虹鳟鱼鱼苗77.5万尾,助力门源县成为全国鲑鳟鱼行业重要的苗种输出地之一。
王佳萍说:“目前,基地二期项目已经竣工,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等投运后主要养殖冷水鱼成鱼,将完善育苗和成鱼养殖等功能体系,形成育苗、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可以说,正是有了良好的冷水资源、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正规的进口渠道、成熟的孵化和养殖技术流程,佳联渔业公司合理有效市场开发,门源县才成为西北最大的冷水鱼鱼苗供应基地。”马文奎说。
此外,门源县坚持将冷水鱼养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繁育基地每年给13个村集体经济分红52万元,并长期吸纳脱贫劳动力10人,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双丰收,切实走出了一条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新路子,有效开创了冷水鱼陆基养殖海陆接续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