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光影青海
政务

海北门源:科技赋能“三农” 助推“产业之花”结出“发展之果”

2024-05-15 17:00:40
责任编辑:丁学良 |  作者:马有福

        本网综合消息:近年来,海北藏族自治州门源县始终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等事关“三农”根基的重要工作作为走好未来征程“赶考之路”的头等大事来抓,着力在稳固农牧业“基本盘”不动摇、挖掘科技“新引擎”强动力、保障产业“大民生”见实效上下功夫,全县“三农”领域各项工作在科技不断创新和产业深度融合的加持下呈现稳中求进、好中见快的良好态势。

        新科技提升新效能,田间农机作业“耕”出利民新高度。聚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智能化、高效化水平,将北斗导航系统应用到农机作业领域,30台套大型农机安装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实现农机作业耕地、耙地、喷药、施肥、播种全过程远程监测,农机作业面积、区域和作业质量、作业里程、作业时间等“跃然屏上”,6万亩土地实现无人驾驶耕种。门源县是国家农业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农机保有量达1.3万余台,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3%以上。通过运用北斗卫星导航技术的自动驾驶系统,进一步实现了农机精准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作业质量,降低了驾驶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机具运行效率,增加了土地利用率,对加快北斗技术、卫星导航技术、4G/5G技术和GIS技术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的应用步伐,有效提高门源县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新动能聚合新优势,鱼苗供应基地“游”出富民新产业。着力突破冷水鱼养殖技术难关,引导养殖企业与中国海洋大学、挪威水产养殖行业等建立长期技术协作,完善鲑鳟鱼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形成有丰富养殖经验的专家团队,培养了一套熟练的自有技术,已成功申请冷水鱼养殖实用新型专利1项。经过多年努力,门源县冷水鱼养殖基地承担着青海龙羊峡等沿黄多家网箱养殖和4家养殖企业85%的鱼苗供应。同时,以进口贸易为抓手促进冷水鱼产业创新绩,实现冷水鱼养殖产业新升级,2023年全国最大的单笔鱼苗采购1000万元项目在门源落地实施。2024年2月,15万粒大西洋鲑鱼淡水养殖受精卵从冰岛运抵门源县佳联渔业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孵化车间,采用陆基循环水孵化系统进行孵化养殖。此外,坚持将冷水鱼养殖与乡村振兴做到有效衔接,繁育基地每年给13个村集体经济分红52万元,并长期吸纳脱贫劳动力10人,真正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双丰收,切实走出了一条群众增收致富的新路子,有效开创了冷水鱼陆基养殖海陆接续的新局面。

        新技术培育新品种,选育扩繁体系“推”出惠民新路径。种植业方面,把实施好农作物“种子工程”作为加快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积极发挥制种基地建设作用,引进推广农作物新品种,建立集中稳定的种子生产基地,增强种子生产能力。同时,紧紧围绕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开展青稞和油菜高效、高产、育种等多项技术集成、试验和示范推广,培养早熟性好、适应性强、适宜性广、丰产性优等特点的“昆仑14号”“昆仑15号”“肚里黄”青稞品种和“青油21号”“浩油11号”“青杂4号”“北油4号”等油菜品种,积极建立“育繁推”一体化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并规范种子生产程序,采取“品种选育+良种繁育+示范推广”模式,实现了生产专业化、品种布局区域化、质量标准化和供种商业化,保障了农作物用种安全,进一步把牢了粮食安全主动权。畜牧业方面,充分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和省级牦牛藏羊科技研发平台,构建州、县、乡三级技术服务团队,围绕畜牧业发展需求,坚持产、学、研、推、用相结合,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积极推广多胎藏羊选育技术,2024年全县有2处养殖场(户)开展多胎藏羊扩繁示范工作,从海北州畜牧科技示范园调运多胎藏羊种公羊28只。为减少在牦牛养殖过程中抗生素、化药的使用,以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部门会同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海北综合试验站和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积极开展牦牛减抗替抗绿色养殖中草药示范推广。2024年4月,组织开展的“强壮散”青海牦牛中药防病增重改善风味临床试验目前正在实施中,该项临床技术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减少牦牛疾病发生率,并对促进牦牛生长性能、降低牦牛养殖成本等起到攒劲赋能的作用。

来源: 门源县委宣传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45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