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光影青海
政务

西宁城西:“指尖”上的非遗技艺 “绣”出美好生活新图景

2024-07-09 18:09:34
责任编辑:丁学良 |  作者:城西宣

        “我们老了,出去打工也没有适合自己的工作,挣不到几个钱也照顾不上孙子,现在特别好,大家在这个青绣坊里一天说着唱着,针线做着,大钱挣不上,挣一些小钱,可以给孙子买些小零嘴吃……”城西区刘家寨村古寨青绣坊绣娘谢增兰说道。

        2020年9月12日,西宁市城西区彭家寨镇刘家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暨“古寨古法青绣坊”正式挂牌。青绣坊结合实际,以创新非遗传承人认定方式,带动周边村民共43名绣娘参与其中,年销售产品3000余件,产值6万余元。刘家寨村依托青绣坊这一平台,不断加强对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的督促、指导和帮助,培养了一支传承人骨干队伍,对个别生活困难的绣娘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努力调动她们的积极性,让非遗人才发展有舞台。学到指尖上的“手艺”,吃上指尖上的“刺绣饭”,共同“绣”出一幅美好生活新图景!

        走进城西区刘家寨村古寨古法青绣坊,景宗梅老师正在指导绣娘们制作香包,扭布拧线,十分钟左右,一个精美的造型就跃然布上、栩栩如生。景宗梅感慨地说:“这样做既简单又逼真,我一天能做几十个。”

        景宗梅是西宁市城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刺绣传承人,今年66岁的她,擅长花样创新和针法教授。在青绣房里,她的主要工作就是给绣娘们传授针法技艺。“我的刺绣技艺承教于我的母亲,现在我将自己的技艺又传承给了女儿,在绣坊里,我指导大家技艺手法,当我们的作品得到认可,绣娘们都非常的高兴,我希望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这一项非遗手艺。”景宗梅说道。

        在刘家寨村的青绣坊里,绣娘们没有严格的上下班时间,一声“来活了”,大家就聚集在一起,飞针走线。到了需要回家做饭、接孙子的时间,顺带拿回去一些需要的小配件,回家绣,做完交回,领的是计件工资。一批订单下来,绣娘们能拿到几百到三四千元不等的报酬。

        谢增兰和青绣坊的其他绣娘们万万没有想到,“绣娘”们飞针走线绣出栩栩如生的鲤鱼荷包、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种类繁多的文创等产品,让大家实现了就地就近就业增收,从曾经的“指尖技艺”变身助力乡村振兴的“指尖经济”。同时,在刺绣过程中,结下深厚情谊,彰显了乡村文明新气象。

        “我们会吸收更多的年轻人,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扩大规模,增加我们的品种。我也希望今后有条件、有资金、有机会的话,带我们的绣娘到其他地方参观学习,把好的手艺学过来,把老手艺变成自己的新生活,让绣娘们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城西区刘家寨村古寨青绣坊负责人袁文芳说道。

        来自山东的游客李女士带着家人在唐道·637逛街时,在特色商品店里,购买了许多精致的青绣产品。她高兴地说:“不知道回去带什么好,我上网搜到青绣是咱们当地的非遗产品,产品精致,送人意义也比较好,今天特意来买,果然名不虚传,西宁不仅环境优美,这里的非遗产品更美,我要发朋友圈让家人和更多朋友知道。”

        为了让青绣这一指尖技艺带动旅游产业,城西区刘家寨村积极探索“青绣坊+”模式,以观摩、体验、直播带货等多种形式吸引大量市民、游客参与和购买,不断扩大非遗文创产品的影响力和产能,让西区特色的非遗文化、非遗产品被更多人所熟知。

        “我们将以各类活动为载体,紧扣群众增收主线,挖掘青绣非遗这一文化瑰宝,不断在新技术上下功夫、在新工艺上求突破、在新模式上出实招,激励选拔一批青绣人才,激发广大妇女创新创造活力,让非遗文化产品成为推进文化西区、乡村振兴的‘新秀’。”城西区刘家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郑宝贵高兴地说。

来源: 城西区委宣传部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76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