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纪检监察·民心网

海东化隆:充分发挥“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

2024-09-13 15:26:41 | 来源: 化隆县纪委监委

  近年来,巴燕镇坚持以“四个进一步探索”为牵引,把反腐败防线前移,突出警示教育强震慑固防线作用,探索建立“1+X”教育模式,以巴燕镇廉政警示教育基地为基数“1”,把党性教育、党纪学习教育、警示教育、家风家教等“X”类教育资源有机整合、一体融合,形成系统集成、协同发力的教育链条,充分发挥“不想腐”的思想教育优势,持续加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堤坝,厚植廉洁文化根基,推动“清廉巴燕”建设走深走实。

  “1+案例警示”,分类施教“精准滴灌”。充分发掘案例资源“富矿”,提升案件查办的“附加值”和“含金量”,探索开展聚类分析式警示教育,先后精选并印发了《30起基层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在镇警示教育基地展厅“警示案例区”以“6+2+1”(违反六项纪律+职务违法+职务犯罪+酒驾醉驾)模式归类集中展示身边的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23个,并以“案例+点评”进行个案“画像”,把典型案例转化为挂在墙上的“反光镜”。注重分层分类施教、精准滴灌,让不同层级、不同身份的党员干部能够“对号入座”,揽镜自照、见鉴自省,切实把写在纸上的教训变成刻在心里的敬畏。近年来,基地坚持“立足片区、面向全镇”,广泛接待全镇各单位接受警示教育10余批次、800余人次,基地警示教育辐射功能、外溢效应日益凸显。

  “1+忏悔剖析”,透析机理“解剖麻雀”。深化对典型案例忏悔材料的运用,把忏悔录“冶炼”为党性教育、纪法教育的“活教材”、以案促改的“建议书”。以典型案件忏悔材料为“蓝本”,先后撰写了《提心吊胆昧良心,掩耳盗铃施伎俩》《毛毛细雨湿衣裳,点点私心毁名节》《小回扣跌出“大跟头”》等一批案例剖析,从纪法、情理、道德、家风家教等多维度解析违纪违法者的堕落轨迹、心路历程、蜕变根源,对个案及涉案对象进行“解剖麻雀”、透析其“病变”机理、探寻个案背后的风腐根源,把个案剖析放大为行业、领域的“坐标系”“参照物”,让“迟来的忏悔”成为触及党员干部灵魂的警示良药,最大限度放大忏悔材料的震慑、警示、教育效应。

  “1+警示短片”,以人为鉴“现身说法”。以镇域查处的典型案件为素材,及时把典型案例转化为情景化、可视化的警示教育“标本”,结合寺儿沟村原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协助县纪委拍摄制作了《蝇贪之祸》等本土素材警示教育片,让“案中人”现身说法、让“当事人”出镜“说案”,以鲜活案例和具体事例再现“落马者”的堕落“拐点”,以“真人真事”“真情真言”“面对面”释纪释法、传道传情,劝诫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谨记“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的告诫,始终保持“如临如履”之心、守纪遵规之行,善于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教训”,避免“我成为下一个他”的悲剧重演。

  “1+场景体验”,身临其境“感同身受”。针对以往各种谈话不分场所的情况,巴燕镇纪委结合实际分类型、层级精心打造谈话场所,为营造同级谈话、日常谈话的轻松氛围精心打造了“刮碗子”谈心室,为提高提醒谈话、约谈提醒的的效果精心制定“谈话套餐”打造了谈话室,为开展好走读式谈话精心配备了配套设施打造了询问室。定期组织开展“谈话室开放日”活动,以直观视觉“零距离”的场景化体验,全要素、全流程模拟纪检监察机关审查调查谈话情景,把体验者虚拟为“谈话对象”,把静态展示转化为动态互动、情景体验,让“身边人”变为“案中人”,在角色转换、体验中增强警示教育的现场感、代入感,让党员干部在场景式体验中感同身受,感受政策感召的“温度”、纪法震慑的“力度”,体悟组织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良苦用心”,同时,也发出了“主动说清,是问题干部自我救赎的正确选择”的敦促告诫。在纪法震慑、政策感召下,部分镇村干部主动到镇纪委咨询政策、说清问题。(赵军章)

[责任编辑: 鱼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