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光影青海
政务

西宁湟源:移风易俗让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2024-12-04 15:37:14
责任编辑:鱼昊 |  作者:湟源宣

  本网综合消息:“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问题不解决,将影响乡村发展和乡村治理。”湟源县申中乡莫布拉新村第一书记田兴锋说,一些脱贫户、边缘户经济承受力相对较差,如果把积蓄都消耗在迎来送往中,易产生致贫返贫的风险;讲排场、比阔气等也会造成大量浪费,挤占农业生产经营投资空间;一些地方人情名目多、礼金数额大,不少群众背负沉重的“人情债”,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乡村淳朴和睦的邻里关系。

  移风易俗,必须革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近年来,湟源县申中乡马场湾村积极响应乡党委号召,突出问题导向,落细落小落实相关政策举措,村民群众在婚丧嫁娶中的人情、宴席、彩礼等支出负担明显减轻。

  村规民约立起来,移风易俗有章可循。“村规民约立在前,乡亲们婚事丧事全都照章办事、一律从简。”马场湾村党支部书记李贵明说。村两委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修改完善“一约四会”制度,把反对丧事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反对高价彩礼等不良风气内容写入村规民约中,明确婚事简办新办、丧事俭办的相关规定细则和标准。

  “现在村里大操大办、胡吃海喝等陈规陋习不见了,减轻了人情债和经济负担,村民们纷纷拍手叫好。”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参与,成为移风易俗举措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监督者。

  建移风易俗文化长廊 ,夯实乡村治理基础。今年9月份,我们申请为民服务事项专项资金3万元,在莫布拉新村新建建一座移风易俗文化长廊,群众自发在文化长廊搭起小剧场,说乡音、唱乡愁、舞乡情、赞新生活,展现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新气象。“文化长廊即是群众休闲娱乐场所,还能在丧事遮风避雨上派上用场,深得群众欢迎。”工作队队员陈永强说。

  殡葬用品规定明显减轻了大伙儿的负担。今年5月份,马场湾村党支部申请8000元民生小事资金,用于购置冰棺、帐篷等物品,全村50余户群众在办丧葬事务中得到方便实惠,既节省了开支,又增加邻里感情,此举得到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红白理事会便民又惠民,为群众减轻婚丧嫁娶负担。不久前,村内一老人过世,家人找到村红白理事会组员孔宪贵,商量酒席细节。孔宪贵掏出手机说:“白事酒席有明确标准,菜单你们选一下。”

  告别传统旧俗的白事,以往的孝服换成了小白花,以更文明节俭的方式悼念故人、遥寄哀思。“相互攀比的风气下来了,以前,丧事上会给帮忙的每个人答谢价值200元的礼物,红白理事会与大家商量后取消答谢礼物这项支出,节省开支5000元,大大减轻了负担”孔宪贵介绍。在红白理事会的指导和倡议下,现在乡亲们纷纷节俭办宴席。“人情债少了,人情味更浓了。”村民马献虎由衷点赞。

  近年来,湟源县申中乡坚持治理创新,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为纽带,“一约四会”为支撑的乡村善治新路径。推行前沟村“一碗熬饭办丧事”典型经验,以爱心超市为依托,为积极倡导执行红白事俭办、简办的群众兑换爱心超市物品近百余件,鼓励群众摒弃人情攀比、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用移风易俗快板、歌曲、舞蹈及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村民了解文明新风尚,宣传除陋习、树新风等新时尚,效果显著。移风易俗的春风,正让申中乡焕发出文明和谐的新光彩,浸润到人们的心中。

来源: 湟源县申中乡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2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