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西宁3月22日电(记者张子琪)健康的睡眠是健康生活的基石。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睡眠质量。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专家建议大众应提高健康意识,学习必要的情绪管理,养成良好作息习惯,提升睡眠质量。
褪黑素、眼罩、助眠白噪音……如今,不少年轻人为“睡个好觉”尝试各种方式。睡眠质量不仅影响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工作效率、社会交往等。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工作、学习压力较大,入睡困难、睡眠维持困难、早醒、多梦等睡眠问题突出。
青海省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石雪峰表示,睡眠障碍会引发诸多疾病,如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如果能在30分钟内入睡,深度睡眠较长,不易被惊醒,无起夜或很少起夜,白天头脑清醒,这样就算比较好的睡眠了”。
经常熬夜、不按时作息、焦虑、肥胖等都是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青海红十字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郝丽娟介绍,目前有100多种睡眠疾病,失眠只是其中一种。有些患者会将失眠和其他睡眠疾病混淆,临床多见的是失眠和睡眠呼吸暂停共病情况,建议大众加强睡眠认知,出现睡眠障碍应咨询专业医疗机构,通过睡眠检测进行初步诊断。
郝丽娟表示,近些年,高原睡眠问题引发关注。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压低易使人产生睡眠障碍。“一些人在平原地区睡眠问题不严重,到高原可能会加剧。除使用制氧设备缓解外,规律作息,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适当锻炼、冥想等健康习惯的养成和改良,也是睡眠健康的关键。”郝丽娟说。(完)
【纠错】 【责任编辑:丁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