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城西:精打细算 追求“家改”实效-新华网
新闻
2024 09/25 16:26:07
来源:城西区委宣传部

西宁城西:精打细算 追求“家改”实效

字体:

  本网综合消息: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是促进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西宁市城西区通过实施“十四五”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结合残疾类别、残疾状况及家庭情况等个性化需求,强化措施,创新机制,精准为残疾人提供家庭无障碍改造服务,极大地改善了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真正把惠残政策落实到了基层残疾人身边。“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92.4万元 ,共为154户符合条件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

  合理投入资金 科学实施改造

  城西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在省市任务的基础上积极自筹资金,实现6000元/户的改造标准。按照项目资金预算,城西区残联安排人员认真调查摸底,逐户了解残疾人对无障碍改造的实际需求,征求残疾人对实施无障碍改造工程的意见和建议,做好改造方案,确定改造时间。并根据残疾人受助对象的意见改进各项服务。改造中不搞一刀切,充分尊重残疾人及其家人的意愿,兼顾共性与个性,科学制定改造内容,合理投入改造资金。

  以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视力残疾人柴惠敏为例,患有多种老年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还患有严重的尿毒症,需长期在医院做透析,生活困难无能力改善生活居住环境。根据他的具体情况,区残联制定改造方案时,将重点放在了全屋扶手的安装,并发放无障碍光波炉、无障碍电压力锅,大大解决了残疾人行动不便,吃饭难的问题,为她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优化工作机制 解决资金难题

  工作好不好,要以残疾人满意为标准。如何把这项工作做好,最大程度帮助到残疾人?城西区残联开动脑筋,不断优化工作机制。

  面对改造中发现的资金不足、残疾人家庭有顾虑等实际困难,城西区立足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因地制宜摸索出“三结合”“三坚持”“三优先”的工作机制,有效推进了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所谓“三结合”,一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康复功能训练相结合,二是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与推广无障碍建设知识相结合,;三是示范带动与整体推进相结合。可以说,这3个结合有效提升了残疾人参与家庭无障碍改造的积极性。“三坚持”是指坚持因人而异,因户制宜的原则;坚持局部改造,不动基础;坚持分户规划,统一施工。“三优先”则是一户多残的家庭优先,特别困难、急需改造的优先,改造条件许可的优先。这5条,保障了家庭无障碍改造的精准实施。

  2024年,刘家寨村的多重残疾人鲍顺生属于一户多残,且由于身体残疾致使无工作收入,家中还有两位在校上学的孩子需要照顾,同时妻子也是残疾人,家中事务只能由两位年迈的老人打理,生活非常困难。区残联按照“三坚持”“三优先”的原则将他家纳入改造范围,精心制定了改造方案,将重点放在了卫生间和厨房,更换马桶、油烟机、洗菜池、下水等,为他们一家的生活提供了便利。

  聚焦急难愁盼 既助残又扶志

  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着力解決残疾人在家中的急难愁盼,残疾人生活得更舒适,心情便会更加舒畅,才会产生幸福感,从而更加真切地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为此,城西区残联举办基层残疾人工作者及残疾专委能力培训班,围绕相关工作,进行政策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对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大家的主动服务意识、靠前服务意识。要求基层残联专干作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的入户“先遣队”在与残疾人沟通过程中,时刻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宣讲政策、明确目标、安排进度、及时改进、跟踪服务,在每个环节都全身心投入,用心用情为残疾人群众服务。

  五四大街的赵婉欣是肢体一级残疾,本人无生活自理能力,母亲无工作,家庭生活困难。区残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便立即将其纳入了改造对象,经多次与他本人商讨并听取残疾人亲属的意见基础上,坚持“一户一策”设计要求,因人而异、因地施策的原则,现场画图,实地测量,制定改造方案。经过区残联对施工内容进行审核把关,最大限度解决他如厕难、做饭难等问题,这极大地减轻了赵婉欣及家人的负担。

  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城西区的困难重度残疾人生活更加便利,其中不少人重燃了融入社会、积极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残疾人通过家庭无障碍改造走出家门,更加自信地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共享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

【纠错】 【责任编辑:卡娅梅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