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青海省分行成立30年来,扎实推动金融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这30年,是推动农发行改革转型之路行稳致远的30年,是推动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30年,也是维护一方经济安全的30年。全行干部员工扎根青海高原,不断攻坚克难,在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支持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与绿色发展等战略中凸显农业政策性金融作用,谱写了砥砺奋发、实干担当的辉煌篇章。自组建成立至2024年末,累计投放贷款近1300亿元,年均投放贷款超40亿元;截至2024年末,全行各项贷款余额462亿元,生动展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充分彰显了“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家国情怀。
全力服务国家战略和“三农”发展
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部署,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真抓实干、锐意进取,持续提升支农成效。
全力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主动顺应粮油收储政策改革,始终牢记粮油业务是农发行的立行之本。一是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立足“保供应”,守住粮油业务阵地,粮食收购市场份额常年保持高于50%;累计投放粮油购销储贷款330余亿元,为保障青海粮食安全,平抑市场粮价、藏区社会稳定发挥主力作用。二是全力支持农牧业产业链发展。立足青海油菜籽、马铃薯、牛羊肉、牛羊绒等特色产业资源,探索形成“牦牛贷”“藏羊贷”“藏毯贷”等特色信贷品牌,累计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107家,投放贷款160余亿元,支持面覆盖到粮油、纺织、畜牧、渔业、林业、蔬菜加工等特色农业领域。三是全力做好专项储备资金供应。累计投放化肥、肉类等专项储备贷款近40亿元,支持企业储备化肥满足全省85%以上化肥需求,保护广大农民利益;配合政府对肉类市场宏观调控措施,足额保证国家储备肉贷款需求;大力支持能源资源及战略物资储备和保障设施建设,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全力服务农牧业现代化和农村牧区建设。围绕全省农牧业现代化建设,不断夯实农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盘。一是积极支持“两藏战略”。运用“农地+”贷款模式持续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耕地保护和粮食单产提升行动;着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支持生物制药、农机具科技研发等农业科技项目22个,累计投放农业科技贷款38亿元。二是积极支持种业发展。聚焦青海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点领域,加大对青海三江集团等重点企业的支持力度,累计投放种业贷款14亿元,支持育种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种业基地建设和种业全产业链发展。三是积极支持普惠金融发展。注重信贷支农对改善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的成效,稳妥支持了一批农、林、牧、副、渔领域的小微企业,累计发放贷款364亿元,对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好“普惠金融”文章。四是积极支持县域城镇化建设。累计投放基础设施贷款639亿元,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的信贷支持力度;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累计投放贷款23亿元,积极支持农村公路建设打通“最后一公里”。
全力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及政策要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部署,运用长期、大额融资优势,持续强化政银企合作。认真落实政策性金融工具。2015年、2016年分两批实现农发重点建设基金投放46亿元;2022年8月,迅速高效推进农发基础设施基金申报和投放,累投31亿元,投放额占全省的99%。积极支持国家战略部署和区域发展战略。累计投放贷款54亿元,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点区域高质量发展。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和服务稳住经济大盘。2020年初,坚守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务“两个战场”,迅速启动信贷业务应急通道,累计发放疫情防控应急贷款2亿元,累计投放复工复产贷款13亿元,减费让利惠及企业80户3亿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助力复工复产做出了积极贡献。
肩担“责之重任”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
自2015年以来,始终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累计投放扶贫贷款270余亿元,服务(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305万人(次),扶贫贷款增速和贷款投放位居全省同业前列。先后荣获青海省定点扶贫先进单位、支持社会经济发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多名员工获得省部级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充分发挥了金融扶贫中的先锋主力模范作用。
理清服务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一是坚决贯彻落实总行和全省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省分行党委连续2年签订服务脱贫攻坚责任书,切实落实分支行党委(支部)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连续4年制定印发《扶贫业务发展意见》,将扶贫业务发展任务层层细化、级级跟进;连续5年召开脱贫攻坚会议,建立起了“党委抓部署、扶贫金融事业部抓协调、业务处室和扶贫专员抓落实、纪检部门抓督办”的扶贫工作机制,推动全体员工真扶贫、扶真贫。二是结合全省脱贫攻坚规划,积极沟通对接省内相关部门,建立工作联动机制,扎实制定工作实施意见和政策性金融融资规划,做到政策互动和信息共享,引导全行汇聚合力、加大资源投入,集中攻坚。三是扶贫信贷产品领域从“十三五”之初的以基础设施为主拓展到了包含产业园区建设、旅游扶贫、生猪产业链、香菇种植以及仓储物流建设等在内的多个领域,基本做到“地方有需求,融资产品有对照”。
以深度贫困地区为攻坚重点,着力提升精准程度。一是不断优化精准扶贫信贷资源配置,把扶贫资源聚集到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和重点环节,发挥“补针”作用,确保对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资金投放,脱贫攻坚期间,累计投放“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贷款73亿元,“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扶贫贷款余额达到86亿元,累计服务和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8万人(次),年均增速20.5%。二是针对贫困地区特殊情况,执行特惠利率、期限延长、最大减免融资成本、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等“四个特惠”,起到了“点睛”效果。推动金融扶贫带动贫困人口增收脱贫,全辖18个分支机构全部实现扶贫贷款投放。三是加大帮扶力度。积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推动消费扶贫,脱贫攻坚期内,全行累计消费扶贫120余万元;累计捐款18万元帮扶青海大学80余名“三区三州”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完成学业。2018年以来,校园招聘贫困家庭学生15名,占比达18.07%;向海北、黄南等州县的贫困村捐赠100万元,彰显农发行的社会责任。
全力补齐脱贫攻坚发展短板,信贷扶贫成效明显。一是围绕全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将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头号工程”,通过“省负总责、省级统贷”信贷模式,投放易地扶贫搬迁中央财政贴息专项贷款23亿元;投放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贷款6亿元。二是以“老少边穷”地区为重点支持区域,自2015年以来,累计投放扶贫贷款110余亿元,支持了一批水利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环境、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扶贫项目,累计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9万人(次)。三是切实加强定点帮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宣传、党建共建、产业发展、结对帮扶”的要求,加大对大通县东峡镇麻其村的帮扶力度,平均每年开展集中宣讲国家扶贫政策10余次、走村入户宣讲政策500多次;省分行机关近百名党员干部积极开展结对帮扶工作,2015年至2020年,全行干部职工捐赠物资、现金共计220余万元;积极开展教育脱贫活动,累计教育培训贫困村民300余人次。2019年,麻其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四是大力培育具有青海特色的产业扶贫发展项目。累计投放产业扶贫贷款118亿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万人(次),培育了一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累计投放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扶贫贷款43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2万人(次);融合“进园入企、进村入户”“万企帮万村”等活动载体,探索了“风险补偿基金+担保+产业联合体”模式,有效解决产业扶贫中小企业、合作社“融资难、融资贵、缺少担保措施”的问题;打造“租金贷”创新业务模式,满足了客户多元的融资需求。
坚持“四个不减”“五个衔接”,全力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服务脱贫攻坚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按照组织领导不减弱、扶持政策不减少、工作要求不减轻、考核标准不减低的“四个不减”要求,做好政策、制度、产品、工作、机制“五个衔接”,聚焦42个脱贫县和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推动更多项目、资源、举措向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等重点领域聚集。2021年至2024年,累计投放精准帮扶贷款142亿元;42个脱贫县有农发行分支机构的均投放了贷款;42个脱贫县累计投放各项贷款162亿元、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累计投放贷款38亿元。累计消费帮扶近1500万元,投入与引进帮扶资金近215万元,创新支持东西部协作和“万企兴万村”行动,有力保障和改善了脱贫地区民生和发展需求。
聚焦“宜居宜业”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四地建设
围绕“五个提升”,推进绿色金融全面发展。持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及总行党委绿色发展新理念,2021年10月正式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以融资总量、组织体系、绿色品牌与内生动力、共享合力、数据质量“五个提升”,推进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111亿元,较年初增加27亿元,增长31%。同时,按照绿色分支行设立三年规划,辖内海南州分行、格尔木市支行2家机构通过地方监管部门验收,顺利挂牌设立绿色分支行,更好地服务地方绿色产业发展。
实施“两加强、一加快”,加强绿色信贷全流程管理。研究制定《青海省分行绿色金融管理实施细则》,深化省分行前中后台“横向协作”、管理行与基层行“纵向贯通”的信贷全流程管理,上下联动、全员发力,持续推进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实现绿色信贷稳中有进、规模持续增长。自2018年以来,累计发放绿色贷款120余亿元,支持现有绿色项目近70个,有力服务地方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将绿色发展引入农业政策性金融实践。
打响“绿色银行”品牌,支持生态文明高地与“产业”四地建设。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及推动“双碳”目标实现的决策部署,立足青海“生态立省”战略目标,积极支持海南、海西千万千瓦级光伏、风电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部署,支持青海零碳产业园区建设项目,为创建“零碳”产业园绿色转型先行区、“双碳”目标试验区,率先实现碳达峰目标和绿色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累计投放产业“四地”贷款230亿元,涉及产业“四地”贷款余额近420亿元。省分行在全省绿色信贷成果展评中荣获“特等奖”、荣获全省“2020—2022年度绿色金融先进集体”称号。
栉风沐雨秉初心,砥砺奋进续华章。在新的起点上,农发行青海分行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