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满足广大市民健身需求,营造健康、欢乐、文明的节日氛围,5月1日至5日,西宁市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向市民开放,包括西门口健身圈、大通县体育场、湟中区全民健身中心、湟中区综合馆、城北区全民健身中心。
自2019年以来,西宁市连续5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推出惠民开放举措,组织西宁市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累计接待健身市民10万余人次,成为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窗口。除了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向市民免费开放公共体育场馆外,西宁市还有7000多个体育场地可满足市民日常健身需求,覆盖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全民健身路径场地等。同时,聚焦丰富“10分钟体育健身圈”的功能与内涵,西宁市体育局持续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力度,不断丰富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优化延伸公共体育设施网络服务半径。根据2024年全市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结果显示,西宁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显著增长,已达2.53平方米,较“十三五”末期增长26.5%。
西宁市体育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力度,优化公共体育设施布局,2025年计划为全市80个小区配建乒乓球运动场地、为105个社区或行政村超期服役或损坏的健身器材进行维修更新、新建10处对公众免费低收费开放的百姓(职工)智慧健身房、新建3处小型体育公园或小型全民健身中心,不断丰富群众健身空间。持续推进西宁市体育场等7家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向公众开放并积极申报一批已建成的公共体育场馆,争取国家低免补助资金支持。全面提升城市绿道服务功能,结合西宁市城市更新工作,对现有671余公里健身步道提质更新,加强与沿线文化、旅游、景观节点的衔接,促进绿道沿线景观建设。依托西宁市户外体育营地等优质户外运动资源,打造一批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记者 张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