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斯湖畔挺立“石油红柳”-新华网
新闻
2025 05/18 09:45:32
来源:新华网

尕斯湖畔挺立“石油红柳”

字体:

在青海油田采油一厂尕斯运维中心的采油井前,采油工黄群(右)和同事进行设备巡检。

2008年,22岁的黄群从天津石油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来到青海油田采油一厂,成为一名采油工,在柴达木盆地苍茫的戈壁与荒漠中,以“坚信、坚持、坚守”为信念,挺立成一株坚韧绽放的“石油红柳”。

黄群将耳朵贴在管线上,通过声音判断抽油机的出液情况。

黄群是青海油田高级技师、创新工程师,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第一届人大代表,荣获“青海省高原工匠”“中国石油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等荣誉称号。

黄群在观察油压变化。

17年来,黄群一直奋战在野外一线,解决生产难题21项,推广创新成果7项,获国家专利3项,发表论文15篇,创效近800万元,荣获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二等奖2项。

黄群在油井前巡检。

“无论处境如何,都要全力以赴。”这是黄群常说的一句话。初到柴达木盆地,漫天风沙先给了她一个“下马威”。然而黄群并没有退缩,一颗“红柳的种子”已悄然埋进她的心间。

黄群在油井前巡检。

投入采油工作后,为了扎实掌握油井动态,她常常独自背起工具包,徒步穿越戈壁巡井,记录每一口井的压力、温度、产量等数据。

黄群(左)和同事在油井巡检。 

2019年,黄群被任命为采油班班长。为了管理好油水井等设备设施,摸清辖区生产状况,黄群带领着班组成员,白天徒步巡井,绘制井位图、流程图,夜晚,独自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梳理和总结。

黄群(左)和同事在油井前巡检。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黄群变得又黑又瘦,沾满油污的黢黑工衣,成了她的标志。

黄群(右)和同事在油井前巡检。 

挖过油坑、埋过管线、爬过深夜的抽油机……在黄群的带领下,她的班组创下连续三年产量全厂第一的纪录,也成为了众人钦佩的“尖刀班”。

黄群演示VR实训。

17年来,黄群坚持自主学习成长,考取了国家一级创新师资格,加入了省级创新工作室。她立足一线解难题,持续解决集团级、公司级生产难题,用实践与理论的双重突破,为油田高效开发注入创新动能。

黄群为同事讲解VR实训的注意事项。

2024年,“黄群青年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黄群成为“兼职培训师”,开设“技能专家讲堂”,带领同事们共同开展技术革新和难题攻关,解决一线生产难题,让工作室成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的助跑点。

黄群进行油井巡检前的准备工作。

从采油女工到企业佼佼者,黄群扎根高原,奉献青春,书写了新时代女性的自强奋进之路,成为了青年群体中的榜样。

 

图文/潘彬彬 杜笑微

【纠错】 【责任编辑:丁学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