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回暖的天气带走了冬天最后一丝严寒,3月14日,顶着“有劲儿”的春风,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中村,我们见到了村第一书记杨鹏。
“别把宣讲搞得太死板,挑乡亲感兴趣地讲,政策得用大白话讲,趁着农忙还没开始,好好和乡亲们聊聊,聊家常、聊困难、聊发展,大伙儿才能把咱当自己人。”村委会办公室里杨鹏和几位村干部组成的宣讲团趁着吃午饭的空隙商量着怎么把宣讲搞实、搞透。
作为这次中央一号文件宣讲小组组长的杨鹏连着几天都在忙着走村入户。“今年的宣讲除了中央和省委、州委一号文件外,我们打算结合本村实际把宣讲重点放在乡亲们最感兴趣的农村的旅游业发展、农村土地以及分户等政策上。”刚担任村第一书记还不满一年的杨鹏对村里的情况早就是“一把抓”了。
时间紧,任务重。为了让宣讲工作落到实处,宣讲小组顾不上午间休息,撂下筷子就往下一户村民家赶。
拿着准备好的宣讲材料,沿着村里崭新的硬化路走了没多久,迎面赶上了今天宣讲的主人公马友花,得知工作队要来她家宣讲中央一号文件,马友花连忙领着工作组回家,一路上顺便招呼不少左邻右里一起去她家“听课”。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这一仗,村里的环境也比原来‘攒劲’了……”操着一口流利“青普话”的杨鹏和同事们用大白话向在座的乡亲们阐释了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一系列重大部署。
“今年的文件里又说,要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啥意思?就是让咱村里的脱贫人口多挣钱,挣大钱。”在马友花家的客厅里,众人围坐在沙发上听着杨鹏侃侃而谈,时不时抛出一两个问题让杨鹏解答。
“就业、发展区域小旅游、开办农家乐、搞种植养殖……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致富办法。这两年,随着这些办法一件件被落实,刘永明家的装载机生意越来越好,王俊林靠养鸡成了名人,兰存姐的女儿有了稳定工作……”
为了让马友花和乡亲们更容易懂,第一书记杨鹏便用一个个中村村民身边鲜活的例子一一讲述。
“今年的春风‘劲道大’呗,有这么多好政策我们还怕日子过不火红吗?”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形象地将今年“一号文件”比做春风,马友花的话引得大家一片附和。
“要不是有了党的好政策,咱啥时候能住进这水电不愁的新居。”
“可不是,现如今住在村里看病就医也特别方便,村里安排的护林员工作一年也能收入两三万元钱。”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差不多一个小时过去了,马友花家的宣讲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告一段落。
距离市区不远的中村因背靠金鱼湖等旅游资源被称为格尔木市民的“后花园”,当“一号文件”的“政策春风”吹到这个正蓬勃发展的村庄时,如何带领农牧民群众,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当地群众持续增收,也成为村集体讨论的重要话题。
“我们虽然有金鱼湖,但是不能靠湖吃湖,一定要利用好不可复制的自然资源,就地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双赢’。”面对下一步的工作,杨鹏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 (作者:马振东 格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