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7月3日电(记者张子琪)听到小广场上放起欢快的民乐,村里人就知道那个“电影匠”来了。
大雨刚过,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村格外安静。晚上八点多的天空明暗相接,凉爽的空气中夹杂着花香。村民三三两两走出家门,循着乐声来到广场,汪有财摆好板凳,展开幕布,调试着放映机。
“下雨了,我们以为你不来了呢。”“说好的嘛,咋会不来。”村民们和汪有财唠着嗑。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有人坐着,有人站着,小孩儿们满眼新奇。荧幕上逐渐出现几个大字:延安游击队。
汪有财是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岗岔村人。“小时候放电影,人都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我就想看看这机器有多稀奇。”1993年,28岁的汪有财东拼西凑买了一架8.75毫米的胶卷放映机,跟着老师傅学放映,越学越喜欢,后来就成了一名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员。
7月1日,汪有财在家中展示自己珍藏的胶卷放映机。(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摄)
夜深了,有人准备回去休息,银幕前的观众少了一些,但汪有财还守在放映机旁。多年来他一向如此,“哪怕只有一个人,那也是观众”。
汪有财身材精干,性格爽朗,说话时中气十足。提到电影放映工作,他的眼里就闪着亮光,有说不完的话题。
20世纪70年代,农村露天电影普及,这也成了几代人温馨的回忆。汪有财家客厅还珍藏着“古董”级别的胶卷放映机,从8.75毫米,到16毫米,再到35毫米,各种胶卷放映机他都用过。但放电影是个“技术活”,一架放映机、两部影片、幕布等设备总重量达上百斤,担心停电还要带上发电机。他说:“辛苦是肯定的,但我喜欢,就不觉得苦。”
就是凭着这股“倔劲”,在电视机普及、农村电影市场走下坡路的艰难时刻,有时卖出的电影票钱还不够付租赁影片的费用,很多同行另谋出路,而汪有财却咬牙坚持。
7月1日,汪有财夫妇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马营村放映影片。(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摄)
青海地处高原,过去交通不便,偏远的牧区缺少文化娱乐活动,汪有财便带着妻子开着家里的手扶拖拉机,不辞辛苦到几百公里外的海北藏族自治州,为当地牧民群众送上一场场精彩的电影,一去就是好几个月。
“只要有人看,就要干下去。”汪有财相信,电影不仅是消遣,更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渠道。2006年,全国启动农村公益性电影放映工作,基层放映设备由胶片放映向数字化放映过渡,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基层电影放映的片源和技术有了保障,每场放映政府都给补助,越来越多的大片、新片进入农村放映,汪有财更是信心倍增,“以前是喜欢,现在是责任。不仅要坚持放,还要好好放”。
29年来,汪有财夫妻俩去过全省近200个村庄,有牧区、集市,还有学校、工地等,两人分工配合,累计放映影片超过1.8万场次,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先进的科技知识送到了千家万户。
7月1日,汪有财带着设备,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村放映影片。(新华社记者张子琪 摄)
为了动员更多人来看电影,汪有财还会提前购买一些小礼品与村民互动,结合时事担起防疫、防灾的宣传员。2021年,汪有财夫妻的电影放映队荣获第九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基层电影服务先进集体。
如今,汪有财的数字放映机比过去先进不少,交通工具也由自行车、拖拉机换成了面包车,影片种类更加多样,从科技助农到乡村振兴,从凡人善举到爱国教育……
2021年,青海省200多支农牧区流动放映队,为全省4169个行政村放映公益电影4.7万余场次,惠及群众300万人次。
光影流变,初心不改,因为热爱,苦也甘甜。一路走来,年近六旬的汪有财从人们口中的“小汪”变成了“老汪”,村里的小孩不知道他的名字,都叫他“电影匠”,听到这个称呼,他仿佛更高兴。“一生能干好一件事,这辈子值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