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频道 国社@青海 本网原创 要闻 人事 廉政 政务 富媒体 光影青海
新闻

探寻三江源头草原保护修复的“达日样板”

2022-02-21 17:27:11 | 来源: 央广网

    从巴颜喀拉山发源的黄河,在群山中蜿蜒曲折,流经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境内后,在开阔平缓的河道中散漫开去,数十条水流时而相汇时而分离,交织出巨型的辫状水系,转过山谷,奔向远方。

达日县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境内黄河在开阔平缓的河道中散漫开去。央广网 樊永涛 摄

    围绕着穿境而过的黄河,达日县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9月7日,青海全省草原保护修复现场观摩会在达日县举行,参会人员观摩了达日县黑土坡治理成效和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并作交流发言。

    草原是青海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在青海乃至全国生态保护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过程中,保护和建设好草原生态,其意义不言而喻。

青海全省草原保护修复现场观摩会现场。央广网 陈有钧 摄

    此次会议为何要选在达日县召开?在观摩会上,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晓南这样说道:“达日县克服自然环境严酷、资金紧张、人才缺乏、技术薄弱等困难,全力推进草原生态全面保护、综合治理、系统修复,治理黑土滩122.5万亩、黑土坡7.5万亩,草原植被盖度从46.7%提高到58%,鲜草亩产从115公斤提高到213公斤,草原生态系统功能不断增强,草原生态环境明显好转,成为全省乃至全国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样板。”

    探寻草原保护修复的“达日样板”,首先从直却沟黑土滩治理项目开始。

    直却沟位于达日县窝赛乡,距离县城只有十多分钟路程。在黑土滩治理项目区内,种植的牧草已到齐腰高度,草籽相当饱满。直却沟黑土滩治理项目从2018年开始,投资3500万元。2年间,治理效果特别明显,一改曾经大面积黑色裸地景观。

    不仅是直却沟,达日县作为青海首个推广黑土坡治理项目试点县,通过两年不懈努力,已探索出了一套黑土滩治理的达日经验和达日做法,为全国高寒草甸修复治理工作提供了样板。

    据悉,达日县在退化草原人工种草修复中,优选乡土草种进行多品种组合搭配,采取混播种草复绿综合技术措施,提高种植植被的稳定性;在黑土坡治理中,综合应用混播种草、配方施肥、多种农艺措施组合等技术;在退化草地治理中,开展飞播种草治理新技术,减少对原生态系统的人为扰动。此外,积极探索示范推广草种组合搭配、配方施肥、有害生物防控等技术,为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达日县境内美丽的草原。央广网发 樊永涛 摄

    达日县属高寒、高海拔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修复需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修复后的管护是成效巩固的关键。为此,达日县制定了《达日县林草长制实施意见》,建立了县、乡、村、社四级草长制管理体系和部门协作机制,确保生态修复长期发挥效益,让生态效益实现最大化。

    在草原保护修复过程中,达日县投入的项目资金可以说是力度空前,目前已累计投入资金6.4亿元,相继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二期、退牧还草工程、黑土滩综合治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湿地保护等工程。

    “达日县草原生态治理项目、投资额度、治理规模等均走在全国涉藏地区各县前列,许多严重退化的草原重新披上了绿装,寸草不生的鼠荒地、黑土滩等治理为优质的牧草地。”达日县委副书记、县长索南嘉曲说,治理效应逐步显现后,达日县全力推动牧草产业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累计生态收益达220.98万元,走出了一条依靠绿色发展、振兴县域经济的产业道路。

达日草原如画的风景。央广网 陈有钧 摄

    深秋辽阔。行走在达日县,记者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高寒草甸上,牧草干枯,呈现出熟透的金黄;黄河散淡地流淌,不时闪过的藏原羚、草原狼、大鵟和野鸭,带来了生命的气息。

    达日县仅仅是整个青海省以及三江源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步增强的一个缩影。

    李晓南介绍,随着青海省统筹实施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祁连山生态保护和建设综合治理、退牧还草工程、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扎实推进。“十三五”期间,青海共建成草原封育围栏3293.30万亩,补播改良918.17万亩,治理黑土滩型退化草地797.81万亩,治理沙化型退化草地83.07万亩,建设人工草地135.32万亩,全省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4%,比2011年提高了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1.6个百分点,草原植被盖度保持稳定及趋于好转的草原面积占86.85%。青海全省草原退化趋势得到遏制,草原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青海在大力推进草产业发展的同时,富民增收作用也得到有效发挥。” 李晓南说,青海省委省政府通过支持发展饲草料生产、加工、储备全产业链,在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探索出“园区+企业+合作社+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牧户”等多种生产经营模式,形成了企业、合作社规模化种植加工为主、牧户种植为辅、东西联动、农牧结合的草产业格局。同时,通过加大草原生态补偿力度,设置4万个草原生态管护员、积极吸纳农牧民参与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持续增加群众收入,三江源地区生态管护员年收入达到21600元,实现了保护生态、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多赢。

[责任编辑: 鱼昊 ]
光影青海
01007019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40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