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纪检监察·民心网

化隆县巴燕镇多举措推动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

2022-12-01 15:55:46 | 来源: 化隆县纪委监委

        自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巴燕镇按照省、市、县村干部作风建设会议精神,立足监督职能,统筹安排部署,强化督促指导,采取“五项举措”,深入扎实开展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有力推动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廉洁奉公,着力打造一支用情为民、用心服务的村干部队伍,确保党中央和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和惠农惠民政策在基层落地落实。

        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发力落实。一是精心谋划部署。镇党委认真按照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及时召开了全镇作风建设行动动员部署会,会上印发了《巴燕镇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等文件,传达学习省市县作风建设会议精神,宣读了镇作风建设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人员名单及分工,明确了作风建设工作日程表、任务清单和方法步骤,对全镇开展作风建设行动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开局、高质量推进。二是统筹推进落实。在全镇作风建设推进会议召开后,各村(社区)及时召开工作安排部署会,并以“固定党日”“三会一课”等活动为载体,灵活多样开展学习教育,组织村(社区)党员干部传达学习上级作风建设相关会议精神,制定专项整治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全面开展整治工作。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氛围。坚持正面宣传引导,突出重点实效,以“青山巴燕”微信公众平台为重要宣传载体,全面宣传开展村(社区)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报道各村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中的成效和好经验、好做法,教育引导全镇广大干部转变作风、培育新风,推动形成担当尽责、狠抓落实、求真务实的新风正气。同时,通过宣传报道持续提升全镇人民群众对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专项整治工作中来,作为“监督员”紧盯村(社区)干部作风顽疾痼瘴,积极向纪检监察部门提供各类村(社区)干部作风和腐败问题线索,在全镇上下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着力推动全镇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走深走实。

        加强纪律规矩,强化履职担当。按照“废、留、改、立”的原则,结合本镇实际,及时修订出台了《巴燕镇村(社区)干部管理办法》,从请销假、外出报备、重大事项报告、信息报送、参加会议纪律、外出学习培训、坐班值班等方面对村(社区)干部纪律规矩作出明确要求,做到村(社区)干部管理有制可依、有规可守。严格落实村干部坐班制度,制定坐班职责、坐班安排和坐班记录,按照“谁受理、谁处置”原则,现场办公切实解决村内群众各类政策咨询、政策受理、矛盾纠纷调解等日常事务。在我镇持续遭受强降雨期间,要求各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人切实承担起守土责任,科学安排“两委”班子成员24小时在村(社区)值班值守,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在在一线砥砺作风,在大战大考中历练能力,用担当作为诠释了初心使命,用实际行动捍卫群众切身利益。

        严肃执纪问责,强化警示教育。一是督促案件查办。镇纪委监委畅通信访举报通道,广泛收集问题线索,对群众举报反映的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线索直查直办、快查快办,准确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依规依纪依法严肃问责。作风专项整治以来,镇纪委监委共受理村干部问题线索2件,现已办结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人;下发通报2期,通报批评3人。二是坚持通报曝光。对近年来查处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进行梳理,查找并下发典型案例3期进行通报曝光,努力形成震慑,充分释放“越往后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促使村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助推全镇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三是做实以案促改。对全镇村干部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原因,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挽救人、感化人,推动扎牢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截至目前,共开展警示教育4次,专题廉政党课2期,受教育村干部达300余人次。

        压紧靠实责任,全面开展整治。一是着力查摆问题。按照镇作风办《通知》要求,各村(社区)依照方案要求通过个人自查、同事互查、征求意见、召开会议等方式,严格按照履职尽责、工作落实、为民服务、生活作风四个方面进行查摆问题,建立健全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目前,全镇41个村(社区)共查摆班子问题114条、个人问题532条。二是明确整治时限。全镇村干部作风专项整治分为三个阶段,即查找问题阶段、集中整改阶段、完善提升阶段,与全镇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民生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村集体“三资”提级监督、疫情防控、防汛救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统筹推进专项整治,切实转变村干部工作作风。三是强化整改落实。各行政村对查摆问题建立三张清单,明确了整改目标、整改任务、整改时限。并通过问题以点带面,深入查找原因,持续推动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

[责任编辑: 鱼昊 ]